郭英義顧不上安慰兵卒們,將自己身邊的親兵校尉叫到跟前,親口叮囑他帶五人十匹馬前往蒲津渡大營向郭子儀報信,這攸關皇帝的安危和天下的命運。
……
夏陽縣的縣城位于關中平原的西北邊垂,距離黃河龍門渡口不過六十里地,黃土高原從西至與黃河形成夾角,夏陽縣城正好堵在這夾角上。
他領五百多人進入夏陽縣后,舉目四望皆是殘破的土城垛,憑借這樣的城墻根本無法阻擋白孝德率領的飛虎騎前鋒。
郭英義把縣令叫到了跟前,挺胸坦然說道:“叛賊李嗣業率軍攻破了黃河龍門渡口,如今關中處于危難之際,而郭令公的大軍尚在蒲津渡口,大唐興亡禍福就在你我手中,愿明府能夠募集縣兵與我一同防守縣城,只要能夠堅持到郭令公率兵來援,必然能夠克敵于關中,也能夠留名于后世。”
縣令豪氣干云叉手回稟道:“能夠與郭將軍共赴生死,乃是吾輩的幸運,城中尚有七千父老和五百縣兵,但憑將軍吩咐。”
郭英義喜出望外,連連向縣令回禮:“還請明堂召集百姓夯筑城墻,率領縣兵與我一起登上城頭抗敵。”
縣城中的百姓逃走了許多,縣令下令將四城門封禁,又將存留的百姓召集起來,為了將民眾心甘情愿綁到戰車上,他們是這樣對百姓們說的:“叛賊生性殘暴,每攻克一城便要城中的男女老少雞鴨牛羊屠殺干凈,你們若是想活命,那就勇敢地拿起兵刃,與郭將軍一起死守城池。”
可惜白孝德沒有給他太多的準備時間,郭英義進入夏陽縣城不足兩個時辰后,飛虎騎前鋒已經攻到了縣城前,城墻下鐵甲崢嶸,擂鼓聲響徹大地,千面大旗在風中烈烈作響,兵卒們踏足行進甲胄的拍擊聲鏗鏘作響。
夏陽縣令從未見過如此陣仗,臉色嚇得慘白,仿佛他面對的真是披著甲胄的虎狼。敵我雙方的懸殊根本無法抵抗,一旦城破先不說普通百姓,他這個主張抵抗的縣令必然是要被全家滅殺的。
百姓們受到驚嚇,紛紛從城墻上掉落下來,其余百姓和縣兵也喪失斗志,手足惶恐無措。
白孝德當然不愿意在一個小小的夏陽縣城下浪費時間,他親自策馬上前手持銀槍指著城頭上叫囂道:“如今朝廷宦官當道,上欺君主,下凌百姓,我家主公興大義起兵勤王,誓要清君側,重振朝綱,救大唐于閹豎之手。爾等城中百姓切莫被閹人走狗欺騙,成為他們手中的刀槍!”
“我家主公素來仁義寬厚,絕不會濫殺無辜百姓,愿意開城投降者,我軍不但既往不咎,而且愿以錢帛厚贈,但若是執迷不悟負隅頑抗,等城破之后,必將嚴懲不怠!”
百姓們驚疑不定面面相覷,郭英義連忙從身后摘下長弓,搭箭上弦拉滿,對準白孝德射了過去。
白孝德慌忙抬起手臂擋住臉,并且策馬后退至一箭之地外,繼續張開喉嚨喊道:“我給你們半個時辰的時間考慮,半個時辰過后,若你們依然聽信閹黨走狗所言,不肯獻城投降,就別怪我們刀槍無眼了。“
他的副將在身后不無憂慮地說道:“如今主公已經渡過黃河,要我們以先鋒盡快北下渭水,進逼長安,何必跟這幫窮酸費時間口舌,將軍可給我六千人,我保證在三個時辰之內拿下縣城。”
白孝德從容地笑道:“將軍確實英勇,不過這般英勇不應該浪費在彈丸小縣,將士們的性命也不應當在此處折損。郭英義殘部不過五六百人,他們若無城中百姓相助,定然是一時一刻也守不下來。夏陽縣的百姓哪里能分辨是非曲折,不過是被姓郭的蒙騙,只要給他們些許時間,給他們生死的壓力,我相信他們會做出正確的抉擇。況且這郭英義乃是多疑善變之人,他自己也不會相信縣令和百姓會同他一條心,你我姑且等著城中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