廓州城自給自足的體系就這樣形成了,城內囤積的青稞用來制作糌粑,但青稞存量太少,致使糌粑只能當做零食來用,主要食物來源還是羊奶和牦牛奶,年老或生病的牛羊可以殺掉來改善伙食。照這樣安排堅守下去,最先堅持不住的必然是圍在城外的唐軍,敵人騎兵攜帶的補給頂多維持一個月,他們卻能夠堅持到第二年春天。
如本大人計劃得很完美,只要唐軍師老兵疲,箭盡糧絕,必然后撤,他可趁機出城追擊,在這山溝溝里騎兵的速度不一定能夠跑得過步卒,到時候整個廓州和鄯州依然是他們的。
李嗣業很快率領后軍來到了城下,繞著廓州的城墻轉了一圈,然后安營扎寨,把田珍,段秀實和徐賓請到了賬中。
田珍率先向他請示道:“我們又俘虜了四個馴奴東岱兩萬多人,僅僅牲畜就有五萬頭,是不是要遣送到后方去給論惟良?
”暫時不必,我剛剛圍著廓州城轉了一圈,可能吐蕃人是要與我們進行消耗戰。廓州城原為隴右寧塞軍的駐地,城墻比我想象得要堅固,想要段時間內攻下來很困難,所以要做好打長期戰的準備,這四個東岱牛羊生產的奶,正好對軍隊的糧草形成一個補充。”
段秀實提出疑問:“可眼下正值冬季,草木都已經枯黃,如何能夠供養得起五萬多頭牲畜。”
李嗣業負手說道:“這不是問題,高原上的動物耐寒耐饑性都非常好,枯黃的草木牦牛也能夠食用,況且這附近的山脈里松柏不少,高原羊也可以吃松針柏樹葉來渡過寒冬。今后的消耗就更不用擔心,我軍會時常吃羊肉來改善伙食,所以這些牛羊只會一天比一天少,不會更多。傳令給全軍,明日除圍城部隊外,其余軍士都到山上去割草、砍伐松枝,另外派一些人幫助牧民們搭建氈帳,既然他們已經降唐,從今日起就算是大唐治下的百姓了。”
唐軍主動在廓州城外扎下營寨,并且劃分和搭建了兩個營地作為歸降的馴奴東岱暫住點。然后發動廣大牧民,趁著今年冬天的第一場雪尚未到來,預先采集些黃草當做過冬儲備。
這些都是防患于未然的準備工作,然而和吐蕃人拼消耗乃是不得已之際最差的辦法,當然要盡快想辦法把廓州城攻下來,才是解決一切問題的根源。
李嗣業不斷地派人去匯總情報,從這些歸順的東岱官員口中詢問一切有關城中的情況。他大致了解到蘇毗如即使將兩萬馴奴東岱逐出廓州城,城中依然充塞了近十六萬人和牲畜。這些人中作戰力量將近有七萬,與飛虎騎和瀚海軍的總兵力持平。更多的是普通吐蕃牧民和牲畜。供養這么多的人畜食用,需要大量的糧食和草料。
想到這里他突然眼前一亮,吩咐帳中的衛士道:“把四位東岱東本請到帳中來。”
這四個馴奴東岱的首領歸順后,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優待,河西軍繼續讓他們管理各自的部眾,還授予了中郎將之類的名譽官職。盡管如此他們內心依然有些忐忑。天下的統治者都一樣不好伺候,萬一他們稍稍辦事不力,就害怕唐軍高層找個借口將他們除掉。
聽到李嗣業請他們入中軍大帳,四人心中十分惶恐,依次進入帳中后跪地抱胸道:“卑職參見大王。”
李嗣業上前將他們攙扶起來,請四人各自落座后問道:“你們也在廓州城中呆過一段時間,可知道城中草料糧食囤積的地點?”
四人連忙站起來稟告,李嗣業擺手說道:“不必著急,一個一個說,說得不全面的,其他人可以補充。”
其中一人與其余三人對視了一眼,搶先說道:“城中的糧食都囤積在城中央窖倉中,但草料存量太多,只能搭建一部分草棚,大多數都是露天堆放。蘇毗如如本擔心唐軍攻城時會用火攻,所以草料的堆積點離城墻有一段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