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奕目的為何,對于肖海陽來說根本就不重要。
勁風呼嘯間,他手中長劍揮舞的也是越發用力起來。
渾身散發著駭人威勢的肖海陽,近乎瘋狂地不斷向郭羽攻擊著。
此刻的他,心中所剩下唯一的念頭,就是殺掉郭羽。
而歸其原因,也只有一個。
趙輕語。
年少懵懂時,全然不知情為何物的肖海陽,因為少女不經意間展露的笑顏而悄然淪陷。
少女為何而笑,他已是忘了。他只知道,待見過少女后,本是一介平民的他毅然投軍,并在大宋軍中奮戰至今。
不同于李鴻徒,肖海陽對趙輕語,有的只有仰慕。
公主殿下之于他,便有如天上的神女一般。他不敢生出一絲半點的遐想,哪怕僅是一個念頭,他也認為那是對趙輕語的褻瀆。
戍守玉門關多年,斬級無算,他在為大宋而戰,同樣也在為公主而戰。
只要大宋能夠安穩,那公主殿下的笑顏就會一直綻放。
為了守護少女的笑容,他什么都愿意做。
哪怕為之赴死。
所以,在那玉門關下,以為趙輕語是為人所脅迫的他,全然不顧及大宋的利益憤而出頭。
但,當他抽打完那降軍的統領,自覺為趙輕語出了一口惡氣之時,所看到的卻是少女的憤容。
萬分不解的他,隨即便收到了那為求活命而投靠大宋的降將的挑戰。
“散城軍統領郭羽,請賜教。”
郭羽的舉動,可以說正合了他的心意。
先前這降將曾經當著眾人的面調戲公主,若非遭到公主阻止,他早就將之刺于槍下,哪里還能讓他活著走入玉門關。
既然郭羽敢挑戰他,他就敢讓郭羽死。
所有膽敢染指公主的鼠輩,都得死。
讓他無論如何都沒有想到的是,身經百戰的他,竟然不是郭羽的對手。
他被郭羽一槍擊敗。甚至,如果不是鎮南將軍出手,很有可能他會直接死在郭羽的那一槍下。
那一天,他與郭羽同時重傷暈倒。不同的是,他是被鎮南將軍扶回去的,而郭羽,卻是被公主殿下給抱在懷中。
他忽然明白了少女為何會憤怒。
相較于入陣一槍,少女臉上的關切顯然更讓他受傷。
在經歷了玉門關的敗北后,肖海陽一度消沉。尤其是在聽聞那郭羽干出一件又一件驚人事跡后,他心里便是更加郁悶。
初次統兵便能擊敗楊志勇的軍神之子;能與雍王李鴻徒斗得旗鼓相當;領軍攻克,天嵐雪盡大宋二十年的恥辱;武道評第十,且以弱冠之年登上名將比,九州上
(本章未完,請翻頁)
年輕一代風頭最盛的幾人之一…
難怪公主殿下會青睞于他。
與他相比,自己又算得了什么?
就這樣,肖海陽對郭羽的想法發生了轉變。也正是因為如此,再重逢時他雖未給其好臉色,也終究沒有試著報那一箭之仇。
只要你能待公主好,能讓少女的笑顏繼續綻放下去,一切也都無所謂了。
肖海陽如是想到。
而正當他放下對郭羽的成見之時,接下來所發生的一系列事,卻是讓肖海陽的想法再度發生了轉變。
肖海陽從張奕處得知,郭羽在外有一個名叫小冰的女人,他對其心心念念多年,不遺余力地到處打探,甚至還求到了張家的門上。
不止如此,張奕還說,他送了郭羽一對俏婢,郭羽也收下了,即使公主曾一度拒絕。
因為那對姐妹,郭羽甚至與公主鬧得很僵。
聽到公主負氣跑出軍營的消息時,肖海陽并未覺得如何開心。
相反,他很憤怒。
那個郭羽,竟然敢辜負公主殿下。
那是他第二次對郭羽動了殺心。
隨后,在王無敵的壽宴上,看到趙輕語公然袒護郭羽,他更加為公主殿下感到不值。
當郭羽與趙輕語相攜離開后,他默默地跟了過去。
遠遠的,他看到兩人牽著手,一路打鬧;他看到兩人分別時,公主殿下的出言挽留;他看到在郭羽走后,本已進屋的少女竟是走回來,朝著郭羽離去的方向看了很久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