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先王死得過于突然,再加上呂昭謀反以及祁安之圍,眼下的大宋境內,恐怕早已無他張家,更別說阿彧能當上大宋左相了。
前任家主正是因為意識到了危機,才聯合王家向王室施壓,想要廢去趙徹一脈。怎奈遼陵侯不予配合,事情只得作罷。
時值國難,本該兵戎相見的王室與世家,為了抵御齊國和北疆,只得聯合在一起。雙方維持著這樣詭異平衡維持了二十年。
大宋滅齊,洗刷掉國恥的同時,也將這平衡打破。疆域擴大兩倍,宋王室及保王黨需要收攏大權,穩固局面以期問鼎九州;而世家宗族則也想著分一杯羹,畢竟權力這種東西,怎么都不嫌多。
在這種情況下,王室與幾大世家間的矛盾便是更加激烈起來,尤其是大權在握的張家與軍方聲望頗高的張家。
遷都也好,前幾日新出爐的那份官員名單也好,都只是王室與保王黨對世家動刀的前奏而已。若是任由趙輕玄和龐渝他們鼓搗下去,想必用不了幾年,這大宋便再無張家的立足之地。
也正是因為這樣,他才會教唆王軍杰這個對大宋頗多怨言的王家人起事。
之所以選擇他,而不是直接找上王無敵,也正是因為龐渝所說的那般。
王無敵雖看著蠻橫無比,但終究也是一介色厲內荏的老匹夫。讓其對趙輕玄出手,他恐怕還真就不敢。
(本章未完,請翻頁)
畢竟,如果他真的有此等膽量,二十年前便已領兵殺入王宮,又何須等到今天?
想要成事,聯合王家是必要的。既然那老匹夫不敢,那就借著王軍杰來推他一把。
王榮只是個意外,不過若是沒有這個頗得王無敵寵愛的重孫,那塊王字鐵牌還真就沒那么容易得到。
依靠著王軍杰和王榮兩人,他成功將王家綁上了自己的戰船上。在保王黨的眼里,王家謀反已是板上釘釘的事實,根本無從辯解。
如此一來,王無敵即便再不情愿,為了保全家族也只能順勢而為,與張家結成盟友,還是最親近的那種。
期間事了后,得到王家的支持的張家,實力必將再上一層樓。而等到趙舜登上王位,在保王黨損失殆盡的情況下,他根本無法制約張家。若是想要坐穩王位,就只能乖乖聽他們這些世家的話。
張奕看了看身前那些正對他怒目而視的張家子弟們,他的眼中滿是無奈。
他這么做,全然是為了張家,他們怎么就不懂?
想起張彧,他又是一聲嘆息。
若是阿彧在,想來也定是會如他們一般吧。
張子冊會將家主之位交付與他,而沒有選擇當時正如日中天的張彧,也正是因此。
只知國而不知家,如何能做好這家主。
如果不是張彧太過大公無私,但凡他對張家存了一點私心,自己又何必要在起事前夜特意去見他?
“家國,家國…”
張奕輕聲道:“家在前,國在后,先有家,才有國啊…若是連家都沒了,要這國還有什么用?”
他上前一步,鋼刀橫著一拍,那群張家子弟頓時慘呼著倒向一旁。
“筆墨再好,這紙也總有寫完的時候。”
張奕站在龐渝的跟前,“便用龐公與王上的血,來為張某這大好書貼華上最后兩筆吧。”
他抬起鋼刀,“龐公有沒有什么話想對誰說的?如果有,張某定會代為傳達。這也算是我對龐公的一點敬意。”
“老夫想要說的只有一句話。”
龐渝冷笑道:“無論是張子冊,還是諸葛瑜,都是老夫的手下敗將而已。連爺爺輩的都不是老夫的對手,你們這些當孫子的,聯手起來就覺著能勝過老夫了?”
話音剛落,大殿之中忽然響起一陣沉悶的腳步聲。
很快,一道高大的身影便出現在眾人的眼前。
看清來人之后,場中的所有人都是猛地愣住。
黑衫,白發,金刀。
王無敵。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