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春節的來臨,人走在大街上,都可以看見沿途的商家,在這個時候不約而同懸掛起了代表節日來臨的元素,比如說福字,比如說中國結等等。
忙碌一年的人們終于可以在這個時候光明正大的停下前進的腳步,喘上一口氣,為來年奮斗而蓄力。
平時扣扣索索節儉過日子的人在這個時候,不管是充面子還是難得休息,也都大方起來。
商家為了賺這波紅利也是大開腦洞,各自營銷方案是層出不窮。常用的有打折、買幾送幾,購物卡等等,薄利多銷,當然賺的并不比平時的少。
人們在這樣活動促銷下,也是享受到了福利,雖然商家都是再賺,但至少比平時少賺了那么幾塊錢,再說大過年的誰不買幾件新衣服穿!
良性的互利,讓這個循環是無限的進行下去。
按道理來說,這種景象大家應該都是一副高興的模樣。可偏偏有人高興不起來。
嫉妒心爆裂的葉滸這段時間以來,感覺自己身體是每況日下,又挨著情面不好意思去醫院瞧瞧,只能靠著虛弱的身體硬撐下去。
從看見恨不得吃其肉,飲其血的曾浩上電視被采訪的時候,葉滸的心情就開始變得不好起來,想到自己混了這么多年,就是當會長期間都沒能撈到一絲半點的電視采訪,除開狀告媒體的時候,被特殊待遇,上過一段時間的花邊新聞,為數不多正經報道都是當的配角,還是那種可有可無的角色。
而曾浩卻在不知不覺的情況下成了代表,而他卻是被代表。斗來斗去自認為并不比任何人差,更不能比曾浩差。
現在葉滸是全身心肝脾肺腎都在痛。
當又一次得知曾浩竟然被央視看中,派來記者采訪,后面還要在央視播放,葉滸第一次生出了“既生瑜何生亮”的感覺。
當時正在陪有生意來往的合作者喝酒的時候,聊到了這里,這位合作者是一臉推崇,滿嘴的佩服,葉滸是第一次白了臉。
......
當然對于葉滸氣量小的事情,曾浩只想表示這不是行業都知道的嗎?現在曾浩那有經歷顧及他這里。
時間熬到年底,曾仁民終于是在臘月29的時候,祭拜完先人趕到了蓉城和母子倆匯合。
一家人對于那天曾浩在縣城家里對親戚的行為都選擇閉口不言,安心在蓉城把今年這個念頭過完。
一年到尾,一年開頭這流程還是和以往一樣不能少,祭祖先、貼對聯、團年飯、守歲、初一拜神這些雖然今年換了一個地點,不變的還是這些千年一輩輩口口相傳下來的習慣。
初二一家人拿著昨天在外面買的禮物,由曾仁民開車回縣城劉鳳的娘家。
這次回去,大家的熱情勁比以往來得更加猛烈,一家人到地,見過禮后舅母就拉著曾浩的手一直想把她娘家人那邊一個歲數差不多的侄女介紹給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