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白與廢太子李復辭別了許長青,便一起來到李復為姜白安排的小院。
李復也算有心,他給姜白安排的住處,基本上個姜白在風府的住處差不多,都是一個偏僻的小院。
姜白推開門,環視了自己的住處,滿意的點了點頭,
真不錯。
小院不大,當然也說不上小。小院坐北朝南,北邊正房一座,中間是客廳,旁邊還有兩間,而小院的東西兩邊各有一座廂房。用姜白的感覺來說,近似神州的四合院了。
姜白點著頭,笑著安排了房間。
“雅兒,記一下,從今天開始,北面正房的東側便是我的臥室了,而西面側房改成我的書房。
嗯,以后,你就在東廂房了,反正就只有我們兩個人住,住的寬敞一點也好。”
雅兒點頭應下。
這座小院沒有通常四合院中的倒座房,也就是南面門口處的房間,這倒座房一般都是給下人住的。不過即便這座小院中有倒座房,姜白也不怎么想讓雅兒住倒座房,因為實在是沒必要啊!
姜白年紀小,還沒成家(和風仙兒的不算),也沒有兒女,東西廂房空著也是空著,留給雅兒住也就是了。而雅兒也大體曉得姜白不拘小節的性格,所以也就大大方方應下。
環視小院一會兒,姜白便讓雅兒去收拾了,自己則坐在小院的石凳上想著事情。
今天的這兩天的遭遇,讓姜白了解到,前身對于自己這副軀殼的父親姜子明的了解,仿佛不怎么準確。
前身的記憶中,姜子明乃是一個書生,三十而立,娶了自己的母親,一個賢良淑德,品德近乎完美的女人,從此之后,踏入官場,一朝如朝堂,便如龍入大海,虎入山崗,乘風而起,勢不可擋。
三年城主,統一縣之地,吏治清明,造福一方。
三年府主,掌一府之權,政廉民安,萬民喜樂。
三年之后,為邊疆一地郡守,為政期間,剿山匪,拒外敵,鼓勵民生,組織商賈,將那一郡發展的極為繁榮。
治學,扶貧,抗災,修路,訓練民團……姜子明可以說真的是一個好官。也幸虧此方世界乃是一個武力彰顯的世界,很多困難非人力可為,而武功高強之輩顯然不在其列。
三年后,因功績被調任為上大夫,成為僅次于宰輔的官職,自此之后,姜白與母親便一同進京。
可沒想到,就在姜白十歲那年,姜子明也僅僅做了兩年上大夫,太子失德,辱罵任職為宰輔的太子太傅,宰輔大怒,辭去太傅之位,由姜子明接任。
因太子太傅與太子關系太近,所以岳國太子太傅的家人,必須要離開京都,至此,姜白與父親姜子明分離五年之久,等再收到姜子明的消息時,姜子明依然遇難。
姜白印象中的姜子明,博學多才,近乎完人。喜好玩樂,卻不逾矩。品性高雅,受人敬仰,又不乏惡趣味,乃是一個有趣的人。所以姜白處處模仿姜子明,近乎瘋魔。
可這兩日在別人眼中的姜子明,卻讓姜白有些看不懂了,有時候甚至產生一種“這人說的是我的父親嗎?”這種想法。其他暫且不說,姜白自小可從未見過鬼物,也從未見過如風仙兒這般的武功高手,姜白的世界中,只有讀書和父親,幾乎沒有其他。
“別人眼中的姜子明,為何與我看到的不同?
是因為身在此山,還是父親有意遮掩?
或者,這些都不是!可能只是因為我離開父親的這幾年,父親變成另外一番模樣?”
姜白有些迷茫。
也不能怪姜白,姜白實在是想要搞清楚姜子明的過往,因為只有知曉了姜子明的過往,才能曉得自己姜白會遇到怎樣的敵人!
看得出,姜子明的政敵近乎遍布岳國整個朝堂,也不知道姜子明是怎么做到的,收人敬仰而又不得不逼的人們害死他,姜白隱隱約約明白,可能是他破壞了大多數既得利益者手中的蛋糕,所以才被人如此迫害。
既然姜子明的政敵遍布岳國,那么姜白未來的處境必然會很艱難!沒有人想要有另一個姜子明重新站起來,即便這個可能性微乎其微,也沒有人愿意看到,所以,只要姜白表現出那么一絲絲的非同尋常,危機立刻便會到來。
想到這里,姜白猛然一驚!心中突然有了那么一絲絲的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