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你們擔心的糧食問題,本官自然會負責,我也不瞞著你們,我們不妨打開天窗說亮話,在盡可能節省的情況下,如今的糧食只夠半年所用,而渭南的天災,最起碼還需要一年的時間才能過去,所以,在搭建好住所之后,你們便要開始學習打獵,以及搜集食物,比如野菜,野果之類,皆可為食,長安城外遍布山林,只要肯去找,便餓不死。”
災民們剎那間爆發出一陣歡呼,不少人的臉上已經布滿了喜色,不一會,遠處的災民,在知道了這件事情之后,也跟著一起歡呼了起來。
他們是粗人不假,但最基本的判斷力還是有的,黃志道這番話究竟是真情還是假意,其實很容易分辨出來,那些狗官根本不屑于他們廢話,可是黃志道卻不一樣,對方這般耐心的與他們講了這么多,單憑這一點,就足以讓他們信服了。
他們因為是初來乍到,所以對黃志道的清廉之名,還是不知情的,如果他們事先知道了黃志道的為人,方才也就不會提出那樣的質疑聲了。
“大人,您是好官,先前是我們誤會你了。”
說著,先前與黃志道頂撞的大漢就要跪下,而黃志道卻只是將他攔下,終于露出了一抹久違的微笑,道:“接下來你們將這件事情辦好,不要有絲毫的懈怠之心,這就是對我最大的回報了。”
“大人您就放心吧,我們就算為了自己,也一定會不遺余力的將這件事情辦好,這就是大人所說的自救。”那災民笑了笑,說了這么久,終于露出了會心的笑容。
接下來,在黃志道的帶領下,幾萬災民很快便來到了五六里之外的一處較為空曠的山林地帶,他們探查了一下,也就只有這里是建村的最佳地點了。
這里的附近,可謂是遍布林木,所以倒也不用擔心建房材料的問題。
而且更重要的一點,就是這里背靠水源,災民前去取水也方便。
……
在某處府邸中,兩個中年男子不禁對視一眼,臉上都夾雜著一絲凝重。
“左大哥,那黃志道還真是好運,我們這次的布置,非但沒有傷到他,反而還為他做了嫁衣,等這次的災情結束,對方憑借著賑災有功,到時一定會得到陛下的封賞,陛下一直對我們心存不滿,這些我們都心知肚明,一旦黃志道升遷,只怕會在極短的時間內,便能與我們平起平坐了。”其中一人苦笑道。
“哼,這又如何,他想要如愿,還要先問過我答不答應。”姓左的男子冷哼一聲,臉上閃爍過一抹不愉。
“哦?難道左大哥你有什么妙計?”那人聞言,頓時眼前一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