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讓謝伯淳的心里有些沒底的,就是對方究竟是什么樣的性格,如果這位昭勇將軍跟大部分的官員一樣,那對方便一定能夠答應他接下來的提議,反之,那到時候他的處境,可就不容樂觀了。
但無論可不可行,他都務必要放手一試,如果成功了,那自然是皆大歡喜,可是失敗了的話,那他也就只能是跟對方魚死網破了,反正橫豎都是死,他雖然幾乎沒有勝算可言,但如果不試一試的話,那豈不是死的太憋屈了。
不過,現在想這些還為時尚早,還是等對方表態之后,他再做決定也不遲。
緊接著,謝伯淳便開始講述起了自己先前的那些遭遇,以及那些難民的可恨程度,這樣一來,他接下來的那些舉措,也就順理成章的成了迫不得已。
雖然這樣做有些過激,但卻是最有效的方法。
昭勇將軍聞言,倒是有些意外,他來到渭南之后,可沒有看到那些難民窮兇極惡的一面,只是謝伯淳的話,也不像是說假,對方在這件事情上面,也沒有誆騙他的必要,因為這件事情想要調查清楚,可謂是再簡單不過。
其實,他對于那些百姓的死活,也不是特別的在意,他心里想的只有完成陛下的吩咐,然后賺取絕對的功勛,只要等到一個合適的機會,他便能夠更進一步,到了他現在這個地步,想要更進一步,可是極其不易的,又不是每個武官都有跟鎮北侯一樣的機會。
除了北部的蠻族,雁北王朝的周圍,基本都是一些彈丸小國,他們可不敢冒犯雁北王朝的天威,哪怕是日漸衰落的雁北王朝,都不是他們能夠抗衡的存在,俗話說得好,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所以,除了蠻族之外,雁北王朝暫時還是沒有什么戰事的。
而蠻族又是一個燙手山芋,可不是每個人都是鎮北侯的,他如果跟那些蠻族對上,勝負可就難以預料了,如果獲勝的話,那自然是戰功卓越,可是一旦落敗,那后果可就不是他能夠承擔得起了。
所以,為了保險起見,昭勇將軍也從來都不去爭取去跟蠻族對峙,現在的守護渭南城,可是一次來自不易的機會,他接下來只需要嚴防死守,只要渭南城不要出亂子,那等事成之后,賑災的功勛,自然有著屬于他的那一份。
因為事關自己的前程,昭勇將軍對這件事情的重視程度,也是前所未有的高,在來到渭南之后,他當即便開始了調查渭南的局勢,他在這里的根基尚淺,只有做到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
只有讓整個渭南的局勢,都落入他的掌控之中,他才能夠得以安心,只不過,在了解到難民現在的處境,以及謝伯淳的應對之法后,昭勇將軍差點忍不住掀桌而起,謝伯淳這樣做,簡直無異于將那些百姓都逼上絕路,就連生路都沒有了,他們還有什么可畏懼的,人在失去了敬畏之心后,行事便會變得肆無忌憚。
渭南的局勢,本來就頗為嚴峻,又經過了謝伯淳的這般做法后,可就更是雪上加霜了。
這可不是他想要的安定,如果繼續放任謝伯淳胡作非為,到時勢必會釀成難以估量的大禍,一旦陛下怪罪下來,那他也肯定會受到牽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