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這件事情可疑之處甚多,刑部也絕對不會深究,這件事情如果結案,那就是屬于刑部的政績,反之,如果這件事情被定性為糊涂冤案,那對刑部來說,可是百害無一利的。
在看到事情塵埃落定之后,段劍儒心里的怒火,這才終于消退了幾分。
雖然不能讓陳文和親手報仇雪恨,但這樣已經是最好的結果了,能夠兵不血刃的手刃敵人,總比雇兇殺人這般落了下乘的手段要好過許多。
事實上,這件事情給陳文和帶來的影響,遠比陳劍儒想象之中的還要嚴重許多,這幾天陳文和只要一閉眼,那天支離破碎的片段,就會在他的腦海之中浮現,揮之不去,就仿佛印刻了上去一般,讓他的情緒逐漸有些失控。
心里的怒火,也在隨著時間的推移,而不斷的滋生,即將達到一發不可收拾的地步。
他現在已經徹底的淪為了一個笑柄,他就算沒有親耳聽到外面的風言風語,但當時在貢院之外,可是有無數人都親眼目睹了這件事情。
別說只是一個陳家,哪怕是朝廷都堵不住天下人的悠悠眾口。
尤其是看著那些一反常態的下人,更是讓陳文和的情緒變得暴躁不已。
在陳文和看來,那些下人分明就是迫于陳家的威脅,這才不敢將內心深處的嘲諷表現出來。
想到這里,陳文和對那些下人就更加沒有好臉色了,整個人也越來越反復無常,這讓那些下人苦不堪言。
其實他們又哪敢嘲諷陳文和,為了讓陳文和不受外物的干擾,安心靜養,陳劍儒對于待在陳文和近前的下人,可是經過了精挑細選的,他們又豈敢有不敬之心,這一切分明就是陳文和逐漸扭曲的內心在作祟。
不過,陳文和倒也沒有猜錯,這件事情很快就得到了廣為流傳,在市井之間,更是被當做奇聞傳頌。
這件事情帶來的影響,甚至已經壓過了會試一頭。
林詩茵在知道這件事情的時候,也是不禁啞然失笑,倒是沒有嘲諷的意思,陳文和的遭遇雖然有點像是無妄之災,但也不是完全跟他自身沒有關系,哪怕是他先前稍微謙遜一些,這件事情都不會演變到現在的這般地步。
不過,陳文和的表現,倒也在所難免,畢竟少年得志,心性之上難免會有一些不足之處。
不是說年少得志不是好事,但尋常人都沒有與之相匹配的心性,就猶如陳文和一般,心高氣傲,哪怕是有朝一日便可登峰造極,但心性卻仍舊不足,在面對危機之時,更是缺乏考慮,以至于釀成大禍,哪怕在事后幡然大悟,然而悔之晚矣。
現在的陳文和,實在不堪重任,哪怕以后能夠成長起來,那也是以后的事情了,但絕對不是現在,如果德不配位,那帶來的危害,可就不是一星半點了。
甚至比之那些奸佞,都會有所不如。
幸虧陳文和無從得林詩茵的這些想法,如果讓他知道自己在還未參加殿試之前,就已經被陛下定性為不堪重任的話,那對于陳文和來說,那可就無異于傷口上撒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