狀元可是一個絕佳的初始點,如果可以的話,她當然是盡量的優先選擇自己人,更何況,她就算是拋開這些不談,易安十之八九也會是這次科舉的狀元,她可沒有徇私舞弊,她只是在原有的基礎上,讓這件事情變得更加水到渠成一些,她接下來只需要竭盡所能的幫助易安成長起來,這才是她重掌朝堂的第一步,她的根基還是太淺了,她接下來務必要盡快為自己培養出一眾班底,至于已經腐爛到根部的雁北王朝,就讓她順著中心,讓雁北王朝慢慢的煥發新生吧。
至于榜眼和探花,林詩茵的選擇乃是會試的第七名,以及一個名不見經傳的人,他在會試之上的排名,只是位于中游的位置。
位列前茅者,不一定是文采斐然,但他們的策論有著一些獨特之處,這是毋庸置疑的。
那些負責協助的考官看到這里,心里已經明悟了一些什么,他們已經從這兩個類別之中看出了一些不同尋常,那些位列前茅的考生,他們的策論全部都是針對朝堂之上那些官員利益的。
但不得不承認,他們的這些策論,都是最有效的,比先前朝堂之上朝議出來的那些對策高明了不止一籌。
他們甚至已經能夠預見到無數人暴跳如雷的情形了。
尤其是金科狀元那份策論,不僅眼光毒辣,而且就連那一系列對策也頗為高明,如果陛下真的采取他的對策,朝堂之上的那些人,可就有的頭疼了。
這件事情對他的影響,倒不是很大,他只是一個副考官,這一系列舉措,主要損害的都是朝堂之上那些高官的利益。
易安對策的大致意思是這樣的,渭南發生了前所未有的災難,當然不是以一己之力就能夠力挽狂瀾的,身為雁北王朝的官員,理應身先士卒,先不說是否是真心實意,會不會陽奉陰違,關鍵是他們是否去做了這些。
如果由一人前去賑災,先不說成效如何,這樣做的進境顯然會極其緩慢,想要盡快有效的解決這個麻煩,采取常規的舉措當然是行不通的。
如果將那些災民分成無數個批次,然后交由數個官員管轄,這樣一來,可謂是一舉兩得。
換句話說,哪怕這些官員陽奉陰違,但最起碼能夠保證給這些難民一條生路,就算效果仍舊有些差強人意,也比他們在渭南城之中夾縫中生存好過不止一籌。
當然了,并不是所有官員分攤這些難民,可以根據不同的官職,酌情減少,或者增加收容難民的數量,總而言之,就是能者多勞。
除此之外,這樣做還能有效的防止難民動亂,這些難民被全部打散之后,就算有歹毒之輩,也最多只能小打小鬧,還造不成什么太大的影響。
林詩茵并不在乎這些人的想法是什么,甚至關于她的意圖,她也不怕被朝堂之上的那些人識破,她如果不用易安的這些對策,那些官員擔憂的事情,就自然不會發生,反之,她如果采納了易安的對策,那這件事情很快便會實施,而且她也絕不會臨陣變卦,反正這件事情早晚都會公之于眾,早幾天跟晚幾天,又有什么差別?
更何況,對方又能做出什么有效的對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