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濱東大道全長約15公里,中間是兩排快速八車道。
左側沿著一條江,修建了供游人行走的棧道,和騎行車的專用通道。
右側的房子很不統一。
有的是非常破舊的民房,有的是工地,有的是新蓋起的幾十層居民房、寫字樓,還有幾棟再建的大型商貿廣場。
預計不超過五年,這一片15公里的江濱東大道,所有老舊的民房,過去的回憶將全不再有。
而這里會成最熱鬧繁華的“江景世界”。
大約是在下了一場雨的午后。
在靠近江邊棧道的其中一段,有兩個電纜工人正圍著一個打開的井蓋。
井蓋上放了一個梯子,兩個工人一會兒把頭探進去看了下,一會兒又捂著鼻子躲在一邊,抽煙講著什么。
之后來了一輛警車,警車上下來了祝君富。
自從鮑余離開后,祝君富暫時接手了鮑余的工作。
“是你們報的警嗎?”
“對。就在這里!這里!你看!”
祝君富走到井蓋邊上,這個井蓋下面有很多污水,污水上漂浮著一具尸體。
他回到車里,呼叫了總臺,在江濱東的某一段發現了一具尸體,請求支援。
之后,他又下車和那兩個電纜工人聊了起來。
“是怎么發現的?”
“哦,我們接到通知,說這片有一處電纜位置要遷移,所以我們必須打開這個井蓋下去看看。”
“結果一打開,就聞到了很難聞的味,看見這個尸體飄著,嚇壞了都,趕快就報了警。”
“電纜遷移?這個不是下水道的井蓋嗎?”
祝君富看著地上,在棧道旁的石路上,幾乎每隔十幾米,就會有一個圓形或者方形的井蓋。
井蓋,是城市里最不起眼卻最常見的東西。
工人解釋,井蓋下有些是雨水專用水道,有些下水道中藏著城市電纜,有的是排污泥的。
總之地下結構很復雜。
而發現死者的是一個電纜井,里頭的空間相對密閉,大約三米乘兩米,如果有雨水會漏進去,水到一定的位置會被排放。
“那么,這個電纜遷移是常態嗎?我看到這一片有這么多井蓋,這些都會定期檢查嗎?”
“那不會的。”
工人解釋,“這次算是很突發的電纜遷移。如果沒有這次遷移,只要這片的電纜正常暢通,這個井蓋可能幾年,甚至幾十年都不會有人打開,這個城市的下水道太多了。”
“哦。”在祝君富的心里,其實有了一個初步的判斷。
謀殺,這是一定的。
不然誰會打開蓋子,自己跳下去,再被關上蓋子。
這個井蓋非常沉,并且是電纜井蓋,這需要有專業工具,或者鉤子來開啟。
所以兇手應該有考究過這個地方。
這里不會是案發的第一現場,而更像是拋尸現場。
如果拋尸的話,這個尸體……
祝君富頭朝井蓋內看了看。
尸體發腫得厲害,個頭在一米六五左右,扣除腫脹,一米六吧。
尸體是背面朝上的,看不到臉,頭發散的比較卷和長,是女性。
她的衣服已經被底下的污水污染了,依稀可以看的出有小黃鴨的卡通圖案,有點像是穿著睡衣。
如果是穿著睡衣,那么她很有可能是在家中遇害的。
并且一兇手有可能會和她認識。
不然,她不會穿著小黃鴨的睡衣。
拋尸的工具應該是摩托車?
不對。
這是江濱東大道,摩托車禁行。
兇手能把尸體帶來這里,應該是用了汽車。
把汽車停在路邊,然后用鉤子撬開井蓋,快速地把尸體從后車廂抱出來扔下井蓋,再蓋上,然后駕車離開。
拋尸的時間肯定是在晚上,應該是十二點以后。
對面是工地。
這個時候來這里拋尸,是沒有風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