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房間南北長度兩米不足一點點,實用面積不足八平方米。
黃瀚為了有備無患,也設計了一米二寬上下床固定在墻上,想來三面都是墻體,這兩張跟墻體相連的床肯定是最穩當的。
這個小房間大多數時間里是黃瀚一個人住,他準備睡下鋪,上鋪可以放書、放衣服被褥等等雜七雜八的物件。
以后舅舅來家里,黃瀚就可以收拾上鋪睡覺,下鋪留給舅舅。
來的客人是女的,當然是安排到黃馨、玉兒的房間里住宿。
祖宅堂屋里有老老小小九個人,黃哲遠年紀最大,今年七十八了,黃道武的女兒黃蕓最小,才三歲,此刻笑個不停,應該是小屁孩的“人來瘋”。
黃哲遠道:“道舟啊!你是個膽大的,辦這么大的事兒,還辦成了,真好!”
“爸爸,今天就是來請二老二十八號去上座呢!道武,你們可都要早點去啊!”
黃哲遠樂呵呵答應道:“好好好,我倆也早早的去!多多少少也能幫點忙!”
黃道武樂了,道:“滿屋子親戚,你最大,誰敢讓你忙啊!我一大早就會去幫著做饅頭、包子,你用不著去得太早。”
黃道舟道:“早上準備了早茶呢,有大煮干絲,大爐燒餅、饅頭、包子還有魚湯刀面。”
“三哥,你是不是準備買刀面回來自己煮?”
“用不著買,秀兒、玉兒都會搟面、跳面,她倆跳的面一樣的勁道,不比拐角口門店的差!”
趙淑貞道:“也是,農村人能有幾個不會做面條,跳刀面我也會。”
黃道舟以前基本上不跟后媽說話,但是今天不一樣,他樂呵呵道:“您心靈手巧我們都知道,要不你哪天指點指點秀兒、玉兒兩個。”
哎呦喂!三十幾年了,頭一次聽見老三說好聽的,黃哲遠居然激動不已。
趙淑貞愣住了,呆了半晌后笑了,道:“我知道你的新房子里有許多窗戶,我二十七號就送些窗花過去!”
奶奶的剪紙手藝好著呢,反正黃瀚這輩子沒見過比她還剪得好的,記憶中的童年、少年,窗戶上都會貼她剪的窗花。
那一年忽然發現窗戶上少了紅艷艷的窗花,黃瀚曾經無限傷感,感嘆人不長久。
“好呀,好呀,就是讓您受累了有些過意不去!”
“不累,我是真心為你家高興,你家不僅僅日子好了,孩子都爭氣,我喜歡著呢,要不是一雙小腳,我都想天天去幫你家做些事!”
黃瀚的奶奶真是三寸金蓮,后世的人恐怕只是聽說過,沒有看見過。
這里勸大家別以為很好看,實際情況是丑死了,把好好的一雙腳硬生生弄殘廢,變成了病態的畸形。
你們看過后,一定有想吐的感覺,有把裹小腳的始作俑者剁了的沖動。
裹過小腳的女人五十歲后絕大多數佝僂著背,那是因為總是低頭小心翼翼的走路造成的。
……
……
……
……
過往的君子請留下推薦票,月票,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