廠子里除了完成計劃還多生產了幾百只,廠長、支書不知道國內的人家是不是識貨,讓拿來滬城試試看。如果受歡迎就會批量生產。
我其實是利用寒假幫著我媽媽賣包,我媽媽是箱包廠的職工,是為了完成廠里布置的任務!”
“哦!是這么回事呀!儂這包真不賴,可是好像有點貴喲!”
“不貴,真的不貴,這包全部是用牛仔布做的,拉鏈都是銅的,貨真價實,廠里的生產成本就有十幾塊,賣一只包也就只有兩三塊錢利潤。”
婦女身邊一個大約十歲左右的男孩子一直在看背著“雙肩包”的黃瀚,因為看上去黃瀚和他差不多高。
那孩子此時拉了拉旁邊的男子,用滬城話輕聲道:“阿拉喜歡那個書包!”
“曉得了,儂阿媽肯定會給儂買一只,儂勿要吭聲。”
滬城話黃瀚不會說,但是聽得懂,此時不露聲色。
本來還在猶豫買不買的婦女知道兒子喜歡這包,又看過了覺得質量是不錯,終于下定決心,道:
“孩子,儂如果肯便宜點賣,阿拉就準備買一只。”
黃瀚這時發現有好幾個人在關注這里,不愿意多浪費時間,有熬價的功夫多做一筆生意不就成了。
他壓低聲音道:“這樣啊!好吧,我給您算十三塊。
但是請您幫幫忙,別人問起,您一定要說花了十五塊,因為這個零售價是廠里規定死的,賣得便宜了,我媽媽不好交代!”
“儂真會做生意!好吧,阿拉答應了,待會兒人家問,阿拉就說給了十五塊。”
才來了十幾分鐘,第一筆生意做成了,眼睜睜瞧著的四兒、五兒目瞪口呆。
買了包的一家三口剛剛走,又湊上來三家人問價,看貨,這回黃瀚不肯還價了,信誓旦旦說這是廠里的定價,已經很便宜,沒法再讓。
三家人親眼看見剛剛有人買了,不疑有他,一個比黃瀚高些的小姑娘還不時偷眼打量背著“雙肩包”耍酷的成文閣。
黃瀚笑嘻嘻道:“這包在歐美很流行呢,內銷的貨少得很,買到就是賺到了。”
一個戴眼鏡的中年人已經仔細看過了,點頭道:“瞧上去是不賴,如果再便宜點阿拉就買一只。”
“叔叔,您的閨女比劉曉慶還要漂亮,這包她背著可洋氣了,這包質量好著呢,她可以一直用到大學畢業當上國家干部。”
千穿萬穿馬屁不穿,理論上只要是大學畢業分配工作的都是國家干部。
黃瀚這話約等于夸人家的閨女漂亮有出息,眼鏡中年男果然受用,放棄了還價,樂滋滋道:“好吧,我買一只。”
父女倆走了,那個滿心歡喜的小姑娘還不時回頭張望。
人都有從眾心里,另外兩家人見有人掏了十五塊拿走了一只雙肩包,也就不再猶豫,各自買下一只。
……
……
……
第二個十四天,咱繼續為了國家而睡不出門,居委會發的兩天出門一次的通行證我家根本不用。書友們再堅持一把,情況貌似好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