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話我相信,乞丐命也怕死做的。”
“乞丐命也怕死做的”也是三水縣土話,張芳芬經常掛在嘴邊。意思是,只要肯下死力氣干活兒,沒有天生的乞丐命,有不向命運低頭的含義。
原本軌跡,張芳芬不僅僅這樣說,也這樣做了,三個孩子也爭氣,那么艱難的日子都熬過來了,以后越來越好。
這一刻又聽到了久違了的這句話,黃瀚忽然間激動不已,他堅定不移道:
“新時代已經來臨,每一個勤勞勇敢的中國人都會過上好日子。有您這么偉大的媽媽,我們家肯定會好上加好!”
“呵呵,又說‘果子話’,我愛聽!”
“媽媽,這不是‘果子話’,這是事實,馬上你都會看得到!”
“嗯!我愛看,也想看到。”
黃瀚在滬城街頭沒敢唱《老師慢些走》。
因為在街頭賣“雙肩包”并不是什么光彩的事,萬一被聽出來他和成文閣其實是原唱就不太好了。
街頭唱歌招攬生意,這回恐怕是最后一次,以后不可能再干。
家里不窮了,漸漸地有了資本,哪里用得著還用這低端的辦法掙錢?以后就得體現出資本的力量。
國家在飛躍式發展,物價也是芝麻開花節節高,做生意就如同大牛市時炒股般容易賺。
在這個遍地都是機會的年代,擁有上帝視角,擁有資本,不發財好像比較難。
到了暑假時,家里湊出一兩萬塊錢甚至更多應該不難,六十天時間跑兩三趟廣東應該不算累,把本錢翻兩翻的水平黃瀚肯定有。
一家四口和成文閣回旅館時只乘了一路公共汽車,剩下的路一邊談笑一邊走。
張芳芬和黃馨得到了鍛煉,暈車已經不太厲害,晚上坐了不到半個小時公共汽車,居然一點點反應也沒有。
黃錦蘭第二天一大早就來了旅館,六個人在旅館食堂吃了早飯后就按照地址找上門看鋼琴。
原本黃瀚想著讓黃顰、黃馨、張芳芬在旅館里好好歇一歇。自己帶著成文閣和黃錦蘭去看看。
可是黃顰堅決不肯待在旅館里一定要跟著,最后大家都跟著去了。
登記過地址的五家都住在舊弄堂,都是“石庫門”建筑,有可能他們的祖上有錢或者有地位。
一家不想賣了,連門都不讓進,兩家已經賣掉了,沒有必要進去。
跑到第四家時,才見到了一架舊鋼琴,運氣不錯就是“謀得利”牌。
主人家寶貝得很,一直存放在樓上,外觀還過得去,黃瀚打開這架跟實驗小學的那架一模一樣的臥式鋼琴看了看,心里就存了買下的心思。
談價錢是黃錦蘭跟人家交涉,最后以五百二十塊錢成交。
“雙肩包”全部售罄賺到手的純利潤接近七千塊錢,買到了一架比較滿意的鋼琴,辦成了這兩件大事,這趟滬城之旅絕對值了。
不僅僅黃瀚一身輕松、連張芳芬都覺得無比愜意,一連幾天都在南京路上忙,卻是沒有好好逛過商店。
談完買鋼琴的事,付了兩百塊錢的定金后,已經接近上午十一點,黃錦蘭請大家在弄堂口的面點店吃小籠包子、喝餛飩。
黃錦蘭要上班,晚上還要準備晚飯,張芳芬帶著孩子們重游南京路。
……
……
……
我不過情人節,因為只有愛人沒有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