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時候這個社區街談巷議的肯定就是這件事,太多待業女青年會迫不及待。
來找張芳芬、宋春華的人數不可預見,得到的答復可以肯定:“自強服務公司”的手續還沒辦下來呢?我們怎么招工?
想要我們早點接收待業青年找我們沒有用,你們得去催縣里的相關部門啊!
嘿嘿!急于工作的知青和待業青年鬧起來非同小可,縣里還不特事特辦?給相關部門施壓在所難免。
其實原本一直被忽視的宋春華已經在上報有可能解決三十個就業崗位時開始受到重視,面子大了不少。
不少領導找上門或者打電話到“黃陳居委會”,話題當然是給予他們的親屬或者朋友方便,千萬照顧一個招工指標。
宋春華已經開始頭大,“黃陳居委會”居民中需要工作的待業青年太多了,符合條件的女知青有一百多。
張芳芬承諾的工作崗位只有三十個,現在還等于內定了八個,人家已經開始上班,手里只剩下了二十二個名額。
僧多粥少啊!還不夠給托關系的領導呢!宋春華在嘆息。
何止是她,物資局秦局長也是嘆息不已。
液壓元件廠忽然串紅,平均獎已經接近三十塊錢一個月,約等于一個青年一級工在液壓元件廠干能夠拿到雙倍工資。
局里的十個招工指標成為了香餑餑,不知道多少人出面疏通關系。
沒幾天局里的指標就被瓜分,十個物資系統職工的子弟已經開始了學徒期。
這時有個老部下特意找上門求秦局長幫忙,指名道姓要求安排他家二小陳春松去液壓元件廠。
陳春松服役三年轉業回三水縣,一直在等待分配個好工作,聽說了物資系統的液壓元件廠紅火,知道老爸跟物資局一把手關系密切,當然要利用好這個關系。
縣里應該優先安排退伍軍人、知識青年,陳春松不屬于物資系統子弟,秦局長給縣里相關人員打電話要求照顧一個名額。
可是電話打給老朋友勞動局一把手呂大勇時,聽到的卻是叫苦連天。
因為他們勞動局的名額早就用光了,也因為僧多粥少不知道駁了多少領導的面子。
人事局呂局長反過來請秦局長幫幫忙,詢問能不能幫他小舅子的對象弄個名額,如果辦成了這事兒,他會記在心里一輩子。
物資系統招工五十人太具備吸引,盯著勞動局的領導何其多也,一把手呂大勇想一碗水端平哪里做得到?
擔心被領導挑刺,呂大勇不敢越雷池一步,自己的關系戶一個都沒考慮。
小舅子為了給對象找個好工作三天兩頭上門來求姐姐,呂大勇不知道被吹了多少枕頭風。
因為他小舅子的對象說了,連個工作都找不著,你家有親戚在勞動局當一把手還有個屁用,趁早“吹”。
他小舅子普普通通,也是因為有個在勞動局擔任一把手的姐夫,出了校門就進了廠們,沒有混過社會,沒有學壞。
在自己職權范圍沒法辦這事,影響太壞,于是呂大勇想到了迂回,本來想等物資局五十個名額的事兒塵埃落定后再悄悄地進行。
誰知道秦局長在這個時候打電話來請他幫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