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芳芬這個開飯店的個體戶也算先富裕起來的,但是用不著害怕。
因為基本上沒聽說過開飯店屬于投機倒把,也不存在偷稅漏稅,一般情況下,擁有營業執照的個體飯店都是包稅。
所以個體飯店根本不屬于“打擊經濟領域嚴重犯罪活動”的范圍。
因此八二年全國抓了十幾萬個體小老板,其中判刑三萬人,基本上沒什么個體飯店的老板由于經營飯店獲罪被抓的案例。
沈建華已經有了揚州地區改革急先鋒的光環,用不著在執行“打擊經濟領域嚴重犯罪活動”上出風頭,采取不跟風,依法辦事的嚴謹態度。
他給相關部門發出的倡議堂而皇之,堅決執行中央指示,重視真憑實據,做到不包庇、不放過一個壞人的同時也必須做到不冤枉一個好人。
這其實就是改革開放初期各地區存在差距的最大原因。
也存在一抓就死,一放就亂的普遍現象。
上面的指示如何執行是個大學問!
趁機整人的情況確實存在。
地方上的蠅營狗茍會利用上面的指示達到個人目的。
偉人說過“有人的地方就有斗爭!”
八十年代初確實有大多數干部還沒有走進新時代,他們的思維還停留在那個閉門練政治的時代。
因此不是干部沒有充分考慮“打擊經濟領域嚴重犯罪活動”中“嚴重”兩個字的定義,存在矯枉過正的現象,國家剛剛起步的市場經濟遭遇重創。
幸好三水縣的掌舵人沈建華對事不對人,不強調、不攀比立案數量,定案必須重證據,因此三水縣的改革開放依舊是正在進行時。
這個下午有這么多故事,但是黃瀚根本不知情,放學后發現“事竟成飯店”門口圍了有一百多人。
店里依舊是客滿,圍著的人群不是來鬧事的,而是老鄰居們紛紛來求張芳芬。
下午,得到了沈書記明確答復的宋春華回居委會后立刻開始了招工。
只要是回城女知青、且家庭確實比較困難的、會縫紉的、一律優先,光嘴說會縫紉可不行,還要現場比試。
原本被找關系的搞得一個頭兩個大的宋春華今天見到了縣委一把手,約等于拿到了尚方寶劍,她干脆準備來個公開招聘,眾目睽睽之下,想走后門恐怕不容易。
今天連夜決定下招工名單后,明天一大早張貼紅榜公之于眾。
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快刀斬亂麻,免得關系戶有時間求張三拜李四,導致工作難以開展。
招工對象都是婦女,絕大多數能夠擺弄縫紉機。
比試項目很簡單,八個人一組分別用縫紉機縫紉三塊勞動布布條,看熟練度、看針腳是不是均勻、是不是一條直線。
都是“黃陳居委會”的居民抬頭不見低頭見。
于是乎,為了得到這個在家門口上班的工作機會,不少參加招工選拔的女知青找到了黃瀚家的左鄰右舍托關系。
沒辦法,僧多粥少,接近五比一的機會,選不上的肯定是大多數。
……
……
……
走過路過的書友幫著投票啊!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