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不怎么樣!”
錢愛國又忍不住了,道:“沈班長,你怎么會認為打仗寫得不怎么樣呢?我認為比地道戰、地雷戰還有意思,太精彩了。”
成文閣點頭道:“最帶勁的就是范劍什么武器都沒有,靠打敵人繳獲,就跟游擊隊歌唱的那樣,沒有槍沒有炮,敵人給我們造。”
兩個大男生熱烈討論起書里打仗、打斗的場景,頓時把樓歪得差一點塌了,最終沈曉蓉也沒有得到再次索要書稿先睹為快的機會。
小姑娘回到家悶悶不樂,秦淑珍關心道:“曉蓉,你今天怎么了?身體不舒服嗎?”
“媽媽,你認為一個十二歲的四年級小學生能夠寫得出《大國崛起于明末》這樣的嗎?”
“咦?你為什么這么問,難道……”
“嗯!這本書就是黃瀚寫的,他今天已經承認了。”
“不會吧?他才是個孩子,怎么會寫那樣的內容?他又為什么用他爸爸的名字呢?”
沈曉蓉把黃瀚的解釋復述一遍后,道:“他這樣做是不是不誠實啊?”
“這……,這還真不好說。反正黃瀚那孩子太特別了,我根本看不懂,你最好別跟他走得太近。”
秦淑珍沒有能夠為沈曉蓉解惑,卻建議女兒離黃瀚遠點,沈曉蓉不言語了。
晚上沈曉蓉把這件事告訴沈建華后,這位縣委一把手嘖嘖稱奇。
他看待問題出發點不同,安慰女兒道:
“趨利避害人之常情,黃瀚用他爸爸的名義發表作品確實能夠避免作品遭遇不公平對待。
他這樣做是在沒有傷害別人的情況下得到了公平,又沒有剽竊別人的作品,我個人認為算不上不誠實。”
正在削平果的秦淑珍笑道:“到底是耍筆桿子的,見解就是不一般,來,張嘴,獎勵你一塊。”
“我也認為爸爸說得有道理,讓人信服。媽媽,你要學習喲!”
“你就是個小馬屁精。”
“嘻嘻,爸爸,你有沒有抽時間看看呀?”
“看了,看了一小半,還算行吧!反正我至少不排斥,愿意看下去。”
秦淑珍道:“喲呵!你看書那么挑剔,居然給了黃瀚的書這么高的評價呀!”
“呵呵!實事求是唄。只不過我實在不能理解,為什么一個十二歲的四年級小學生會寫出這樣的作品。”
“也許這孩子就是傳說中的天才吧!”
“也只能這樣解釋了,經常看見報紙上宣揚天才,我根本不信,現在有了黃瀚的例子,我已經將信將疑了。”
“要不哪天讓曉蓉再帶他來我們家玩,你抽時間再跟那孩子談談?”
“我一共和黃瀚談了三次,怎么說呢,反正覺得怪怪的,認為這根本不是個上小學的孩子。”
“那你認為那孩子是天才嗎?”
“我不知道,我沒見過天才,沒法對比,不能妄下定論。”
“那我和曉蓉創造機會讓你多跟他談談,歷史地理、古今中外、琴棋書畫聊得越雜越深越好,以你的判斷力,聊一兩個小時還能夠判斷不出?”
“嗯!這倒是個不錯的辦法。”
沈曉蓉忽然警覺起來,問道:“爸爸,你判斷出黃瀚是天才了準備干什么呀?”
“干什么?是啊,淑珍,我們為什么要這樣做?”
“咦?你這話都把我問住了。我就是好奇,沒有其他目的呀!你有沒有什么打算?”
“我更加沒有,我讀過《傷仲永》,不可能拔苗助長,適當關注他的成長就行了,不會試圖影響他什么。”
“哦!是這樣啊!”沈曉蓉貌似放心了不少,跟父母聊起了有關于天才的傳說。
八十年代初期不僅僅天才的傳說流傳盛廣,還宣傳超自然的能力。
各地的公園里很快會冒出無數自詡神奇的大師,各種招搖撞騙的功法大行其道,這跟報紙、期刊推波助瀾不無關系。
國家沒有及時警覺,后來才重拳出擊。
黃瀚估摸著恐怕有一小半中國人上了當,有的被騙子騙了學費,一天喝一桶接收到氣場的自來水。
有的是買了一堆書和不少磁帶,成天跟著裝神弄鬼。
還有的走火入魔,變成了神經病,居然要跟家人決裂去尋找仙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