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一直強調“內河船舶”?這不是跟海船區分,而是三水縣的群眾習慣性把跑長江的船舶叫做“江船”。
“內河船舶”駕駛室低矮,那是為了適應內河的橋梁,同樣噸位的“江船”駕駛室高,大有可能無法通過橋洞。
走內河的船舶載重量六十到八十噸最好,基本上不受枯水期的影響,能夠全年航行。
在聯運公司工作了十幾年的成勝利當然知道單位的優勢和短板,此刻打開了思路,激動不已。
這位轉業軍人還是有些想法的,他是三水縣先進工作者、**員,聯運公司的中層干部,早就具備提拔任用的資格。
成勝利之所以車隊隊長一干就是六七年得不到提拔,是因為沒人賞識。
也是因為聯運公司效益好待遇高,有關系、有后臺的干部擠進來了不少,壓縮了成勝利這個內行得到提拔的機會。
原本成勝利也就不爭什么了,反正收入高,家里的經濟條件好,日子過得比絕大多數人家好。
由于是業務骨干又是技術骨干,他在單位上有面子,經理、支書有事都用商量的語氣。
但是現在,成勝利的心態發生了改變。
那是黃瀚家的崛起讓成勝利驚訝無比,成勝利至今都記得去年夏天,他們家請黃瀚和黃顰來家里吃飯,還送給黃瀚幾件成文閣的舊衣服。
這才過了幾天啊?黃瀚家就擁有了這么多家產,他這個三水縣的富裕人家,原本想著幫幫一窮二白的黃瀚家。
現在呢?黃瀚家完全把成勝利家比了下去,而且差距越拉越大。
這段時間變成了成勝利經常幫著黃瀚家做事私底下賺了幾百塊錢外快。
錢國棟去年的家庭條件根本比不上成勝利家,但是自從得到了黃瀚的指點,又得到黃瀚的幫助進入了沈書記的視線。
錢國棟立刻走上了成功之路,如今名利雙收。
這些都讓成勝利羨慕不已,他還不到四十歲,被刺激了神經,不想再蹉跎歲月,想著干出一番事業。
黃瀚見成勝利躍躍欲試的樣子,鼓勵道:“明天是個絕好的機會,成叔叔,你一定要把握住。”
成勝利知道明天中午有機會在縣委沈書記面前獻策,緊張中帶著興奮,他道:“我的想法很多,今天回家就寫一份書面報告,防止跟沈書記面談時遺漏了要點。”
“沈書記喜歡看數據,你重點談投入和收益的對比,他看了你的可行性報告,肯定會給你提供機會。”
“嘿嘿,我們聯運公司這些年賺得不少,賬上有錢,可惜那幫領導沒有魄力,得過且過,白瞎了這么好的條件。”
“你記住了,如果聯運公司辦個造船廠讓你當廠長,你決不能答應,這一次一定要謀求副經理的職務,可以分管船廠,但是運輸業務不能丟。”
“嗯!我知道,我的優勢是運輸業務,合作單位經常聯系互相幫忙才能夠維持關系。要是去做了廠長,得不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