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道舟這回不是走路來的,他讓馮新華按喇叭準備把車直接開進人家的大院里。
這年頭的汽車少,駕駛員是受人尊敬的職業,門衛出來看了看,什么也沒問就拉開鐵柵欄門,放行。
西裝革履的黃道舟下車后直接上二樓找經理的辦公室,此時大多數公司還沒有“腫”起來,一把手就是經理,沒人自封總經理。
再過兩三年,哪怕是只有七八個人的皮包公司,肯定是一個總經理六七個副總經理。
終于在滬城擁有了一棟小洋樓,位置還離十里洋場不遠,使得黃瀚這段時間心情特好。
原因很簡單,黃瀚三十年內不可能賣出任何房產,僅僅憑借這棟滬城的房產都能夠確保一家人富足一輩子。
黃道舟依舊是在滬城跑了新老客戶后第三天就隨車回家。
事兒應該是很順利,再次從滬城回來的黃道舟居然想看電影,買了五張星期六晚上七點鐘的電影票。
他還就真用作家廠長的名頭聯系上了滬城徐家匯的那家大自來水公司,人家果然給面子。
他跟滬城大區自來水公司一把手和幾個主要領導喝酒時,在酒桌上談起日本電影《人證》,人家都說這部電影拍得好,比國產片強太多。
黃道舟在回家的路上剛巧看到了三水縣電影院貼出來正在上映《人證》的海報,興沖沖買了票。
“黃瀚,明天一家人一起看電影,你必須去!”回到家的黃道舟用命令的口吻道。
黃瀚真的不愿意看七八十年代甚至于更早的電影。
國產片絕大多數是政治宣傳片,演員的表演夸張得令人發指,能夠符合后世欣賞水平的屈指可數。
“爸爸,我有時間還不如寫三千字掙一百多塊錢呢!干嘛去電影院虛度光陰?”
“我在滬城聽不少知識分子說了,小鬼子拍的這部電影好看極了,里面的插曲也很好聽,你不是在學音樂么!看看、聽聽肯定有好處!”
“小鬼子的電影?是不是《啊!野麥嶺》”
“不是!”
“是《遠山的呼喚》?”
“也不是!你說的這兩部電影我都沒看過,我只看過《望鄉》和《追捕》,你怎么知道這兩部電影的?好不好看啊?”
黃道舟喜歡看電影,欣賞水平還可以,他喜歡龔雪樸實的表演,瞧不上劉曉慶那夸張、過火的演技。
黃瀚隨口問了問童年記憶中的日本片,沒想到黃道舟感興趣了,只能胡扯,道:“廣州那邊放過,聽說很好看。你還沒說明天看哪一部日本電影呢!”
“《人證》聽說過嗎?”
“是《人證》啊!還行吧,可以看一看。”
這個星期六應該是最美好的,幸福美滿的一家人去電影院看電影,小丫頭笑得嘎嘎的。
黃瀚買了五竄冰糖葫蘆,五包瓜子,只可惜沒有瓶裝水,只好作罷。
他拿給爸爸媽媽一人一串冰糖葫蘆時,張芳芬有些不好意思,看了看前后左右,道:“我們這么大歲數,拿著一大串糖球咬,還不讓人家笑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