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行行,你本事大,你們單位好!”
“那是當然,待會兒我帶你去看看咱們的房子,你肯定更加覺得我們單位比你的那個市屬國營單位好得多。”
“嘚瑟!”
秀兒、玉兒、俞勤、張玉蘭這四大心腹都聽姑媽的話,都無條件信任黃瀚,都會毫不遲疑的拿房子。
她們都是肯吃苦的,雖然工資、獎金拿得不少,但是沒有誰舍得亂花,都在攢嫁妝,四個人進城超過一年半,連手表都沒舍得買就可見一斑。
她們四個現在都是“自強服務公司”的農民合同工,都拿得出五百塊錢領新房鑰匙。
她們知道有了這套房子,就算在城里有了家,肯定能夠談上條件不錯的有正式工作、定量戶口的小伙子。
秀兒最開心,她已經跟陳春松相處了小半年,倆人的感情與日俱增,商量好了正月里見家長。
現在國家早就提倡計劃生育,而且抓得越來越嚴,孩子的戶口跟著媽媽的后果其實已經不太嚴重。
因為這種情況下一般一個家庭只有一個孩子,根本不是以前的一窩孩子,畢竟生雙胞胎、三胞胎的幾率是很低的。
五六十年代,國家曾經號召爭做“英雄媽媽”,生七八個孩子的英雄人家真的不少。
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傻子、殘疾人也特別多。
自從包產到戶后,農民手里有了余糧,種了經濟作物,市面上的副食品已經不太緊張。
黑市上基本上是應有盡有,只要工作穩定工資不低,少兩個定量戶口對生活的影響應該不算太大。
此時在三水縣人的觀念里,農民合同工確實比不上正式工,因為但凡某單位走下坡路,率先辭退的就是臨時工,接下來當然是農民合同工。
其實真正的下崗大潮襲來的時候,正式工也是一樣的卷鋪蓋滾蛋,只不過此時廣大人民群眾的鐵飯碗思維根深蒂固罷了。
陳春松的老爸是糧食局的干部,是糧庫主任,肯定知道“事竟成飯店”,說不定來“事竟成飯店”吃飯時見過秀兒這位副經理。
他肯定對黃瀚家有所耳聞,應該能夠看得出秀兒的工作穩定收入不低,再有三居室的婚房,估摸著不應該太反對這樁親事。
如果出現意料之外的情況也不打緊,請縣委第三副書記秦昆侖上門幫著說合,陳春松家哪有可能不識抬舉?
陳春松的爸爸擔任糧庫主任多年也是轉業軍人,雖然年齡比秦昆侖大,但在部隊時是低兩三級的下屬。
如今老上級高升,還愿意給他兒子保媒,如果這點眼力勁兒都沒有,陳春松家也算混到頭了。
況且黃道舟是陳春松的直接領導,明擺著是在培養他,如果把這幢婚事給攪了,日后陳春松恐怕很難在液壓元件廠混出頭。
唯一的辦法就是把陳春松調離液壓元件廠重新開始,問題是陳春松干得好好的,收入都已經超過了陳主任,他家干嘛要窮折騰?
人的眼界真的不一樣,“自強服務公司”上榜的那些干部、職工人中還真有六個傻冒不要這么好的房子,原因當然是嫌貴,嫌增加家庭負擔。
五百塊呢,“自強服務公司”職工省吃儉用一年都存不下這么多錢,如果一個月再交八塊錢房租,更加攢不下錢。
幾個人算來算去,認為劃不來,五百塊存五年定期,一個月有接近四塊錢利息,能買五斤多肉,干嘛要那么奢侈,租那么好的房子住?
不要就算主動放棄,用不著強求,但是黃瀚為其中一個傻冒可惜,特意約她下班后來家里談心。
(謝謝大家支持,請留下推薦票、月票,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