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煩惱會伴隨著成長與日俱增,你我終將離開老師,離開父母,離開校園,告別朋友漸行漸遠,努力往前看,活出自我!”
“這些我都懂,可我還是忍不住,其實我如果堅決不肯出國,我爸爸媽媽不會強求的!”
“傻瓜!想家了,學成后可以回來呀!我估計那時我們國家到處缺人才,你們這種留洋回來的更加能夠實現自我價值!”
“你從來沒有勸我留下,一直勸我出去,你難道……”
“人生路太漫長,在關鍵時刻萬萬不能頭腦發熱,做了錯誤的決定有可能抱憾終身的!”
黃瀚再次彈鋼琴,開口唱道:“……我知道天涯路漫漫,你還要去海角遙遙,我知道失去的是什么,你又啟程卻不是尋找……”
此情此景此歌正當時,對音樂有了一定理解的成文閣和錢愛國一時間聽得癡了,沈曉蓉已經是淚流成河。
黃瀚的剽竊從來不是照單全收,修改詞曲加入自己的理解那是必須的。
況且他原本就沒有完全記清楚了后世流行歌曲的歌詞和譜子,只記得個大概,記得比較清楚的基本上是精華部分。
因此黃瀚剽竊的歌曲其實跟原創似是而非,如今的黃瀚也算得上是個學音樂的,而且見解獨到水平不低,自己能夠填詞、作曲。
引用人家的精華部分加上自己的創作,原作者恐怕都不能斷言黃瀚的作品來自于剽竊。
這首歌的誕生是由于邱老師的離開,德才兼備、淡泊名利的邱老師跟黃瀚、沈曉蓉等等之間的故事已經是三水縣甚至于揚州地區的一段佳話。
況且這首歌的原唱其實唱得不好,后世的黃瀚在抖音里聽到不少版本都能碾壓原唱。
黃瀚當然取長補短,把這首歌唱得登峰造極。
沈曉蓉全心全意參與創作,一時間淡化了即將離別的感傷。
成文閣、錢愛國得到譜子后認真練習,他倆彈唱時深情款款,唱出了感恩的心,唱出了不舍。
張春梅、黃顰、劉曉麗、張倩等等都參與演繹這首歌,這些女孩子每一次都唱得淚流滿面。
沒幾天,這首歌就在實驗小學傳開,幾乎所有的同學都能唱。
接下來整個三水縣都在流傳邱老師、黃瀚、沈曉蓉等等之間的感人故事。
這兩天,黃道舟抽空陪著張禹根坐液壓元件廠送貨的順風車去滬城腫瘤醫院復查,一大早掛上號,當天晚上就隨車回來了。
他倆心情特別好,因為大夫看了報告后告訴他倆,張禹根恢復得很好,已經跟健康人無異,以后要堅持鍛煉身體健康飲食,堅持定期檢查身體,獲得長壽大有希望。
或知這個好消息,黃瀚最是激動,難得的一次失眠了,在床上輾轉反側,腦子里想的都是實踐證明自己能夠改寫歷史,興奮中還有點小恐懼……
第二天晚上,張禹根定了“事竟成飯店”的可以擺兩桌的包廂請客,黃瀚一大家子、張慧芬一家人,張禹根全家,滿滿當當坐了兩桌。
經歷過病痛的人最能體會到擁有一個好身體的重要性,張禹根現在很自律,平時滴酒不沾,晚宴上只喝了三小杯,不足二兩白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