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部長最積極,表態借設備、出節目,錄音、錄像、派縣里的文娛骨干協助都不成問題。
姜縣長對黃瀚有信心,認為省臺錄播“激情三水——師恩橋籌款晚會”的可能性很大,只要晚會內容不出格,她肯定能促成這件事。
沈建華要求做預案應對陰雨天,對于黃瀚“時來天地皆同力”的言論嗤之以鼻,要求做好最壞的打算,不許賭運氣。
其實這沒什么,萬一正趕上下雨只能選擇延期,絕無可能在雨中演出。
在座的都是改革派,談完了籌款晚會的事后又談起了不少工作中的事。
國家在大發展,到處都在大興土木大干快上,簡直是變成了一個大工地,直接導致建筑材料相對緊張。
三水縣雖然先走一步,但是也開始受到了物資匱乏的制約,最是緊張的就是化肥、螺紋鋼和水泥。
擴張化肥廠,投資軋鋼廠、水泥廠其實是把握了當下的實際情況。
按照黃瀚的經驗判斷,這些廠至少能夠紅火十年,走下坡路時還能茍延殘喘十年,生存二十年沒問題,投資還是有價值的。
至于是不是犧牲了環保?唉!世界上哪有兩全其美的辦法?
受限于原材料,增加派駐各大鋼廠的采購員那是各縣都在采取的辦法,三水縣也這樣做了,效果不怎么理想。
三水縣輕工業搞得好,紡織品很多。
大包干后農村的副業搞得有聲有色,副食品的供應年增長超過百分之三十。
前期就是秦昆侖利用副食品計劃串換船用鋼板支撐起了幾個船廠的原材料供應,造出幾百艘八十噸左右的運輸船,使得三水縣水運能力遠超過揚州地區其他縣城。
也是因為擁有運力的優勢,才使得三水縣的幾個大工程沒有出現由于等材料而誤工的現象。
黃瀚一直在注意聽沈建華和姜縣長幾人的交談,他知道國家物資緊張的勢頭最少還得維持十年左右,此時要解決這個難題,神仙都做不到。
上個月月底,黃道舟在物資局開會時,錢普義、李章榮幾個得知黃道舟拿到了一千八百多稿費,都起哄要黃道舟請客。
于是乎,物資局七八個主要領導、黨委委員加上劉經理、祝廠長都來“事竟成飯店”喝酒。
然后大家一致要求黃瀚參加,理由很充足,局長陳義華沒見過黃瀚。
錢普義、劉經理等等經常在陳義華面前提起黃瀚,都認為黃瀚是個天才。
老牌大學生陳義華根本不相信,但是他沒有輕視黃瀚,那是因為黃瀚能彈鋼琴、作詞、譜曲。
錢普義幾個一定要讓黃瀚和陳義華見上面,他們心里還期待著黃瀚天南海北一番胡侃,直接把不太合群有著知識分子傲氣的陳義華侃暈呢!
然結果大出所料,黃瀚和陳局長聊得很投機,一直在談陳義華做翻譯時跟蘇聯專家打交道的趣事,聊蘇聯的異國風情。
陳義華曾經在蘇聯學習過半年,算不上留學,應該屬于短期培訓班。
那時的中國學英語的人數遠不如學俄語的,陳義華就不懂英語,精通俄語,幾杯酒下肚來了興致,還用俄語背誦了《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