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我知道了,標準掌握多少錢一個人啊?”
韓曉怡位置擺得正,尊重邱老師和馬書記、黃老師,花錢這種事情肯定要請示。
“只要吃飽就行了,用不著好,我看兩三毛錢一個人差不多了。”黃老師嚴于律己慣了,標準就低不就高。
韓曉怡吐了吐舌頭,“事竟成飯店”多大名氣?三毛錢一個人怎么吃啊!還好她不傻,知道有黃瀚這個少東家在,這頓飯肯定吃得上。
她問道:“這個事情要不要問問馬書記?”
黃老師道:“不用了,我們四個人的籌備處,應該是邱老師說了算。
而且馬書記不在,他去教育局了,防止晚上來買票和看表演的群眾太多,教育局最好能夠組織幾十個男同志來幫著維持秩序。”
“好吧!我待會兒就去辦。”
參加賣票的老師得知籌備處管飯蠻高興,他們中有一半單身,平時也就是在食堂對付,大部分人是買縣政府招待所食堂的飯菜票。
實驗小學的食堂辦得太差了,以燒開水為主,僅僅是幫著老師把鋁飯盒里的米蒸熟,中午燒一大鍋湯,沒有大鍋菜供應,經濟條件不好的老師們吃自帶的咸菜。
過了上午十一點,正經八百的宣傳開始了,成文閣在黃瀚曾經賣茶葉蛋的位置演繹《冬天里的一把火》。
此時已經是下班時間,電影院門口來來往往的人很多,大家立刻被這大動靜吸引了,圍了里三層外三層。
黃瀚不失時機宣傳《激情三水》晚會,邀請走過路過的鄉親們買幾張門票,為家鄉修一座美麗的廊橋添磚加瓦。
效果不錯,十幾分鐘而已,門票銷售量達到了一千張,不少下班路過這里的職工買了四五張,表示一大家子一起去看演出,也算為修建“師恩橋”捐款了。
就在這時黃道武來了,身后還跟了十幾個青工。
他很爽快地掏出三十塊錢遞給正在賣票的韓曉怡,大聲道:“我特意繞路趕來支持侄子,支持家鄉修一座廊橋!”
只要是去年夏天前在實驗小學工作的老師都認識黃道武,小韓老師也不例外,她熱情道:“謝謝黃廠長慷慨解囊啊!”
“老師給我拿五張,我是特意來支持我們黃廠長。”
“小馬,會不會說話?你是支持修建‘師恩橋’。”
“對對,我們都是為了支持修橋,老師給我拿四張。”
“我買三張。”
黃道舟帶著十幾個青工紛紛掏錢,這里立馬熱鬧起來。
群眾甲問道:“這是誰啊!一出手就是三十塊?”
群眾乙道:“牛逼,一個月工資呢!他說是支持侄子?他侄子是誰啊?”
“我不知道!你們知道嗎?”
“我只知道那人姓黃,是個廠長。”
“你怎么知道的!”
“那些青工剛剛不是在喊黃廠長么!”
“怪不得,人家工資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