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你不是,你跟所有的孩子都不同。”
黃瀚沒有再說什么,因為他不想忽悠邱老師,倆人都不吭聲,都在仰望星空……
《激情三水》晚會太火爆,在省電視臺播出后的第二天,籌備處的電話被打爆了,太多觀眾表態愿意捐款。
人氣就是金錢啊!來自于后世的黃瀚哪能不利用好了。
原本沒想好這個暑假怎么過,現在腦子里如明鏡般清晰,利用人氣大賺一筆。
怎么賺錢?當然是出一盒磁帶專輯。
然此時出磁帶、唱片制作發行單位不太可能跟歌手分成,八十年代前期、中期紅得發紫的歌手,錄制一盒專輯也只不過拿兩千塊錢報酬。
然運氣好的歌手,他們的磁帶銷售量能夠破百萬,張行的那盒專輯《成功的路不止一條》創下了兩個月三百五十萬盒的銷售記錄。
不是演員不曉得多要錢,而是沒人能夠預知火爆的程度,況且能夠出磁帶是大多數歌手的夢想,為此哪怕不給報酬也上趕著。
其實張行早在專輯《成功的路不止一條》錄制的三年前就曾經錄制過一盒個人獨唱磁帶。
不知什么原因,在市面上沒見過,恐怕是虧了不少錢。
由此可見,個人錄制磁帶只要不涉黃、涉政、低級趣味是可以的,是不是有本事賣出去就難說了。
黃瀚相信自己賣東西的本事,更加相信自己的專輯一定能夠大火,準備試一試。
他不可能為了兩千塊錢報酬去給誰錄制專輯,他準備說服黃道舟一起去滬城聯絡、交管理費給中國唱片社上海分社。
目的就是跟滬城分社的專業團隊合作制作、發行一盒專輯,說白了就是交管理費拿發行號自己投資、自己賣,自負盈虧。
黃瀚知道這里的利潤不小,如果專輯賣得好,只要按章納稅,剩下的利潤都是自己的。
這件事做成了黃瀚都無法預知能夠賺多少錢?虧本是不可能的。
自己是先知,是抄襲、復制成功的典型先例,制作的磁帶肯定要比歷史上八四年一月份發行的《成功的路不止一條》這個專輯強。
張行那個專輯里膾炙人口的歌曲其實是《遲到》、《走過自己》、《小秘密》、《恰似你的溫柔》,都不是原創,都是翻唱的港臺當紅歌曲。
這幾首歌黃瀚一樣的翻唱,他還會加入《冬天里的一把火》和《惱人的秋風》,再有自己的四首原創,質量毋庸置疑。
一家人都看過了電視臺錄播剪輯的《激情三水》晚會,都知道這些歌曲的受歡迎程度。
吃晚飯時,黃瀚用不著進行說服,因為父母早就改變了觀念,對黃瀚的信任度越來越高。
而是直接問張芳芬,道:“媽媽,我要用錢,三天內,家里最多能夠拿出多少啊?”
張芳芬思索片刻,道:“拿出十五萬塊應該不成問題,你又準備干什么?”
“放暑假了,沒事干,當然是準備賺錢玩!”
黃道舟不高興了,板起臉道:“我警告你呀!你別想著跑廣州去做倒爺。”
黃馨和黃顰其實也是這么想的,見爸爸一語道破,都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