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秦昆侖開辟了跟老毛子換物資的易貨貿易后更是大加贊賞,贊揚沈建華領導下的三水縣領導班子朝氣蓬破,有干勁且有闖勁。
文娛晚會之所以壓縮觀眾人數,就是為了考慮安全性,為了接待好省領導,畢竟十萬人的現場實在太擠了。
三水縣的文化單位為了出好節目確實竭盡所能,然并卵,觀眾不買賬。
還好觀眾有一半以上是三水縣的工作人員或者干部家屬,他們必須為所有的節目叫好,才避免了尷尬。
當黃瀚團隊開始登臺時,晚會現場的氣氛才真正起來了,第一首歌在華人圈是老歌,但是在大陸卻是少有耳聞。
邱老師和一群少年合作的《往事只能回味》,聽得省里的大領導如醉如癡,他們都是有故事的人,回想崢嶸歲月,嘆息往事只能回味。
曲罷!省領導居然站起身熱烈鼓掌,當然贏得掌聲如潮。
接下來又是一首好歌《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陸瑤給數萬觀眾送上美好的祝愿,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演出不僅僅受到了人民群眾歡迎,觀看演出的省、市領導們興致勃勃,甚至于跟著唱起《草原之夜》這首全國人民耳熟能詳的經典歌曲。
最后所有的領導們上臺和全體演員一起高歌《我愛你中國》結束了這臺健康向上正能量滿滿的晚會。
從今往后,三水縣南大街添了一個好去處,每當夜幕降臨時,“師恩橋”上的三十六個大紅燈籠就會點亮。
每天晚上“師恩橋”周圍都是游人如織,很快就有個體小商小販看到了商機,橋下練攤的多了起來,自發形成了夜市。
“事竟成賓館”開業當天就客滿,因為黃瀚定下的日子是九月三十號。
原本是選在國慶節開張大吉,但是考慮到不能跟“師恩橋”完工典禮搶風頭,選擇了低調,提前一天開張。
這一天連大炮仗都沒放,“噼里啪啦”放了半個小時小鞭炮。
秀兒管理所有的“事竟成飯店”,也管理賓館,但是她不可能成天盯著每一家飯店、賓館,“事竟成賓館”有內行當經理。
七八十年代的服務員跟后世截然不同,是個吃香的工作崗位。
劉兆祥為了讓大女兒也就是劉小明的姐姐進縣政府招待所貴賓樓當服務員,不知道托了多少人。
可惜三年過去了,劉小娟都二十歲了,還沒輪上轉正,一直都是在干臨時工,工資加補貼、夜班費只不過四十幾塊錢。
這時一般居民是沒法挑選工作的,分配你干啥就得干啥,敢不去就得在家等著,而且變成了屬于不服從分配的調皮分子,這一等更加遙遙無期。
三水縣流傳一個笑話“輕工不輕,重工不重”,是泛指紡織業的女工在機車的弄堂里巡回操作日行幾十里,孕歸也不例外,操作中還必須做到、手快、腿快,辛苦程度可想而知。
然相對于布廠、紗廠等等需要上夜班干重體力活兒的女工來說,得到賓館服務員的工作如同上了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