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新風服裝箱包廠”有大量外加工的活兒,三水縣家庭式生產服裝已經形成了氣候,發現有利可圖,發展成萬戶千家水到渠成。
況且還會有外地人看到這里的勃勃生機,他們也會來三水縣發展。
一千米長的商業街,一二樓的營業面積將要達到二十萬平方米,足夠形成一個零售、批發一體的大市場。
真要做成功了,肯定能夠給三水縣帶來更多發展機會。
黃瀚沒有藏著掖著,把建立服裝、箱包、鞋帽、小商品集散地的構想跟大家好好聊了聊。
這兩年秦昆侖和錢國棟跑了不少地方,眼界開闊了,無商不富的理論深有體會。
集中砌大樓刺激商業繁榮肯定做得到,國家、集體、個人共同出資建高樓大廈有些難度,需要政策支持。
秦昆侖表態道:“我們先在縣里開會討論,如果能夠達成共識,我準備親自去跑市里、省里找老首長要政策,我相信應該能成功。”
錢國棟道:“這是空手套白狼的好事,哪怕商業街辦得不理想,西大街也是高樓林立,政府又沒有虧吃。我認為你去了市里、省里,肯定馬到成功。”
第二天上午,縣里十幾個主要領導開會研究三水縣城市規劃。
因為這三年三水縣產值、利稅翻了翻,不少單位有錢了,打報告要求修建辦公大樓改善辦公條件,修建宿舍樓為職工解決住房難題的單位真不少。
聽了錢國棟、秦昆侖有關于盡可能集中在西大街修建高樓大廈的匯報,絕大多數縣領導眼睛發亮。
真要是真的能夠成功修建一條全是嶄新大樓組成的商業街,這條街都能趕上繁華的滬城南京路了,在蘇南省肯定是絕無僅有。
這政績都用不著自吹,一目了然啊!
姜書記表態道:“握緊拳頭,打出去才會更加有力,我認為集中縣里有財力的單位共同來西大街修建大樓是個金點子,我支持!”
趙縣長也給予肯定答復,道:“修建大樓在哪兒都是修,既然扎堆能夠起到規模效應,利大于弊,那當然要扎堆嘍!”
姜書記道:“這樣吧,咱們舉手表決。”
沒有反對意見,所有的領導都舉了手。
然后他們論證把三水縣商業街打造成服裝、箱包、鞋帽、小五金集散地的可行性。
人人都認為機會肯定有,道路很曲折,能否成功天知道,但是所有人都知道機會只會給準備好了的人。
秦昆侖闡明觀點道:“我們又不是由縣里出資金,或者縣里牽頭讓銀行貸款修建零售、批發市場。
這里基本上不存在風險,或者說把風險轉嫁到在西大街大興土木的那些單位、個體戶身上了。”
錢國棟附和道:“原本這些單位就準備修辦公大樓,也談不上有什么風險。
我們只不過把大家協調到更好的地點——西大街,相關費用依舊是誰得產權誰付出,縣里不會出一分錢。
我相信只要不傻,或者另有歪心思,否則誰會不喜歡在西大街上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