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瀚問道:“你怎么知道的?”
“是一個經常在滬城出差的采購員說的,他喜歡打臺球,技術還行,有時還能贏劉小明。
他在滬城也經常去臺球室玩,看到那里貼了比賽的告示。”
反正是在放暑假,真有這樣的比賽當然可以帶陸斌去見識見識,拿名次不重要,陸斌實歲才十二,路還長著呢。
黃瀚道:“你別急,我幫你打電話問問,如果真的有比賽,我可以帶你去參賽。”
陳春松常駐滬城辦事處,黃瀚給辦事處掛長途電話,即便找不著陳春松,也可以吩咐辦事處的其他辦事員去打聽打聽。
現在的長途電話依舊不可能直撥,必須要通總機。
憨皮的陸斌平時總是慢悠悠,特別是讓他寫作業時。
此時卻是急得如同熱鍋上的螞蟻。
可是電話鈴卻是遲遲不響。
劉小明知道自己遠遠不是陸斌的對手,在三水縣連第二名都不一定排得上,他當然不會要求參加比賽。
他見到蕭薔后,立刻滿臉賠笑湊了上去,道:“待會兒我騎車帶你回家好不好?”
蕭薔和劉小明同歲,他們同樣是從小一起的玩伴。
“好呀!你騎穩點。”
劉小明拍了拍都是排骨的小胸脯道:“放心吧,我的技術好著呢。”
錢愛國撇撇嘴道:“吹牛,我和二哥比你騎得好多了。”
劉小明不服氣了,道:“咱們待會兒比比,單看看我有沒有吹牛。”
“比就比,難道我還會怕了你?”
“咱們比撒把,誰先扶把算誰輸。”
“撒把”是騎自行車少年經常玩的動作,就是騎車時雙手離開自行車把手,三水縣群眾罵這樣的青少年“甩子”。
“甩子”泛指喜歡出風頭、招搖、衣著時髦、頭發另類、行為不著調、說話流里流氣等等不一而足,反正都是主流人群看不慣的異端。
騎車時遇見了“撒把”的“甩子”,群眾都躲得遠遠地生怕殃及池魚,還會罵一句:“槍斃哎,你不要甩,甩到東頭有得你媽媽嚎喪。”
三水縣老百姓罵人難聽且惡毒,‘東頭’是因為火葬場在城市東郊。
其實做“甩子”也是有成本的,甩過了頭跌得鼻青臉腫的不在少數。
錢愛國是個喜歡好勇斗狠的性子,立刻答應道:“行,就比撒把。”
成文閣已經十九歲,沉穩多了,他道:“比賽可以,但是不能在大街上,拖拉機太多了,咱們去體育場。”
蕭薔被黃瀚叮囑了足兩年要注意安全,現在形成了條件反射,道:
“成文閣說得很對,現在街上的汽車、拖拉機真的很多,都是給西大街運材料的,去體育場安全。”
王宇、劉曉莉、王麗等等見錢愛國和劉小明準備比賽,都跟著起哄,七八個少年笑鬧著出了徽派宅院。
臨走時,錢愛國還回過頭關照陸斌晚上給他打電話,他也想跟著去滬城玩。
他也有自知之明,知道他連劉小明都贏不了,這技術就用不著去滬城丟人現眼了。
但是他同樣喜歡打臺球,想去滬城玩玩順便看陸斌比賽。
過了接近半小時,電話鈴終于響了,黃瀚拿起電話,那頭傳來熟悉的聲音。
“是黃瀚啊!怎么想起給我打電話?是不是又準備組織一次對抗?”
“姐夫,你現在退步很明顯啊!居然連輸三場。”
陳春松、唐建設、肖進包括沙紅兵等等同樣喜歡來黃瀚的練功房對練。
奈何黃瀚、成文閣、錢愛國是越打越強,漸漸的陳春松他們就落了下風。
這不怪陳春松,他畢竟結了婚,跟血氣方剛的小伙子拼爆發力肯定不行。
以前是靠耐力和技巧打贏對抗,然漸漸的就被黃瀚、成文閣、錢愛國摸清了路數,變成了輸多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