賺錢效應不同凡響,“全力企業”按照銷售數量給提成上不封頂,刺激了太多銷售員拼了命干。
真的可以用走遍千家萬戶,歷經千辛萬苦、說盡千言萬語、想盡千方百計、喝干千杯萬盞、醉過千回百次來形容。
“全力企業”空調的銷售局面很快就打開了。
“事竟成飯店”、“風牌專賣店”團購的兩千臺空調其實是“全力企業”的第一批冷暖空調。
每一臺空調都應該成為樣板,因為“事竟成飯店”和“風牌專賣店”都開在經濟條件好的城市,都有可能被“全力企業”銷售員領來的潛在客戶參觀。
安裝肯定認真對待,力爭做到最好!
劉小剛、三小這兩個小隊長也帶著各自的小隊負責幾個專賣店的安裝、調試。
安裝、維護、維修的隊伍注定小不了,“全力企業”最近招募的年輕人有一大半在接受培訓。
才工作不足兩年的劉小剛和三小已經成為了師傅,當上了管理十幾個人的小隊長,一個月的工資加工時費有一百幾十塊。
到了夏天這個空調銷售旺季,他們的收入應該能夠翻一倍。
黃道舟已經著手在省城、地級市買房子開設“全力”產品售后服務中心。
地方不能小,不一定要黃金地段,只要不偏僻,交通便利即可。
最好能夠有個小庫房,樓上還要安排幾間宿舍,必須滿足二三十個職工住宿。
跟原先辦事處都是黃道舟私人買房子租給液壓元件廠截然不同,“全力企業”售后服務中心的房子全部是“全力企業股份有限公司”出資購買,擁有產權。
這就是布局,落子行成“大模樣”,然后進行邊邊角角的爭奪。
這一個多月,事竟成飯店經理和風牌專賣店店長都接到了任務。
給“全力空調”挑刺兒。
制熱、制冷效果好不好、噪音大不大,運行時是否抖動等等不一而足。
哪怕挑出一點點毛病,“全力企業”至少要派遣一個技術員、一個助理工程師去現場觀察,并且必須解決問題、總結經驗。
如果技術員、助理工程師解決不了,立刻打電話匯報總公司。
“全力企業”兩個小時內肯定派出由負責技術的工程師組建團隊去攻克技術難題。
這不是黃瀚所為,而是黃道舟強烈要求的,“質量是企業的生命,為此我們傾盡全力”不僅僅是口號,要落到實處。
以最低價賣給“事竟成飯店”、“風牌專賣店”兩千臺空調,不僅僅是肥水不流外人田。
最主要目的是能夠在第一時間得到真實的用戶反饋,以便于提高質量,改進服務態度。
黃瀚對“全力企業”有信心,認同黃道舟苛求提高產品質量的態度,照著這個發展趨勢,“全力”具備做成中國第一空調品牌的潛力。
哪怕發展達不到預期,三分天下也是可以接受的!
反正“全力企業”賺到手的利潤別留著,第一用于研發,第二用于擴大再生產。
國家對于企業的研發和再投入一直都有稅收優惠,這些投入可以抵消企業所得稅。
黃道舟當官不是為了發財,是為了活得精彩,他根本不去考慮自己能夠分多少錢,一心想著吧“全力企業”做大做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