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水縣發展得很好,每個口子都有專人負責,你要做出成績最好另辟蹊徑。”
“另辟蹊徑?太好了,我特希望與眾不同呢!”
“三水縣的領導們都在抓經濟建設,你用不著插一杠子,放手讓他們好好干就行了。
你這時候提出來引進人才、儲備人才,并且一開春就組隊跑高校,爭取為三水縣搞回來幾百、上千大專、本科畢業生,多有意義?”
“咦!這還真就是另辟蹊徑呢!只不過人家大學生恐怕不肯來一個縣城吧!”
“以前不敢想,現在可以試一試,畢竟我們縣現在很出名,又是全國典型,而且即將升級縣級市。”
“這也未必能夠吸引本科生啊!”
“縣里砌人才樓、專家樓,承諾只要來三水縣,本科生給安家費一千塊,大專生給五百,本科生分三居室、大專生給兩居室,待遇在國家標準基礎上上浮百分之二十。”
“嗬,真這么搞,這事兒還就不難,只不過三水縣安排得下這么多大專生、本科生嗎?”
“全力企業”、“惠農集團”、“江河船舶集團”、“快哉風電器廠”、“陽光集團”、“蘇能熱電廠”、“第一機械廠”等等,哪一家不能接受幾十大學生?
“也是,三水縣的好單位不少,大學生比例太低,確實應該引進人才,否則企業沒有后勁。可是給出這么好的條件,通得過嗎?縣里要增加不少負擔呢!”
“用不著縣里出錢,本著誰受益誰負擔的原則,縣里只需給政策,負責聯系給干部編制。”
“不是每個單位都重視人才引進吧!”
“我至少能夠保證“全力企業”求賢若渴,也能確保“惠農集團”不敢不要。
只要縣里達成一致,一旦發現哪些單位不好好安排大學生,善待大學生,立刻把這些單位的領導班子調整。把嫉賢妒能的干部一擼到底。”
秦淑潔笑了,道:“這么狠!”
“必須這么狠,武大郎招工,個兒比他高的都不要,一個單位豈不是越來越挫?”
“咯咯……,這個比喻蠻有意思呢!”
宋解放道:“對!解放思想很重要,不換思想,就換人!”
“宋縣長,做好這件事影響深遠,三五年后,企業的領導班子就能真正的實現知識化,才能持續發展!”
“嗯!我不但要大張旗鼓的搞,還要廣泛宣傳。”
“對頭,宣傳得當,保不準又會成為“敢為天下先”的重要舉措,政績、名聲肯定隨之而來!”
“沒想到,沒想到,以前聽建華哥說起你,我還認為夸大其詞,今天發現你不僅僅擁有經濟頭腦,政治覺悟也是一流的,佩服,佩服!”
“別啊!都是自家人,客氣話說多了生分。”
“嗯!也是,那我就不客氣了,你再談談三水縣的發展唄!”
“現在‘惠農集團’、‘全力企業’都在西郊建廠了,這兩年也有不少廠子建在那里,我建議由你提議,干脆把那里的土地全部征用,建立一個‘經濟開發區’。”
“你這個想法很正確,八月底偉人剛剛在天津題詞‘開發區大有希望’,你就提議三水縣大搞‘經濟開發區’,就憑這份敏銳的洞察力,就不愧是三水縣第一智囊。”
黃瀚心里暗笑,先走一步就能笑道最后,亦步亦趨只剩下一地雞毛。
‘經濟開發區’就是個好例子,后來全國一窩蜂上馬,成功率恐怕都沒一半,不知道多少土地被圈在那兒長荒草。
(請喜歡的書友們幫忙投票,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