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必要,就從一九八一年開始,最好不要提我在你的前進途中發揮的作用。
把你越混越好越過越滋潤全部歸功于改革開放。
我們家是怎么走上富裕道路,你都有親身經歷,做的那些細枝末節都可以詳細描述。
包括你拉不下臉賣茶葉蛋,見到兒女在吆喝卻無人問津時的心理歷程都盡可能寫細致了,最好讓讀者潸然淚下!”
黃道舟瞪大了眼睛,興奮道:
“剛開始賣茶葉蛋的那會兒家里太困難,我記憶猶新,還經常夢到。
你這幾句話一勾勒,我腦子里立馬有了感覺,僅僅是咱們家賺到買縫紉機的錢就最少能寫出幾萬字。”
黃瀚很“老卵”道:
“掌握一條,先賣慘,突出改革開放前過得多慘,描寫出路過食品公司門店,聞到豬頭肉的香味是什么感覺?
用你的切生感受,用你心底里最柔弱的情感寫出見到瘦骨嶙峋一身破衣的兒女是如何心酸、多么無助,總而言之越慘越好。”
“嗯!你接著說。”
黃道舟聽得很認真,還摸出他永遠隨身攜帶的筆記本記錄要點。
“然后改革開放的春風終于吹到三水縣。
由于你響應國家政策號召,從支持媽媽干個體到你勇于承擔責任承包液壓元件廠,一步步改善家庭條件,一個窮家終于走向小康。
要多多描寫你與時俱進,不斷通過學習提升自己。
接下來當然是功成名就。
再然后就是嘚瑟,讓所有的讀者都感覺到一個成功者當眾吹牛逼該有多么欠抽。
寫好了我說的這幾個爽點,你這本書就成功了一半!”
黃瀚指點黃道舟的當然是先賣慘后裝逼、打臉的老套路,但是這種套路屢試不爽。
成為大神級的作家都是慘點、爽點撓到了絕大多數讀者的癢癢肉。
此時的黃道舟臉上神色復雜,道:“黃瀚,你的形容……,怎么說呢,我一聽就懂,可是總有想要抽你的沖動!”
“咯咯咯……”黃馨和小顰笑噴了,張芳芬也忍俊不禁。
黃馨畢竟是高三年級的高材生,她道:
“一個成功者當眾吹牛逼該有多么欠抽,太有畫面感了,換其他說法肯定沒這么生動。
小顰,你試著用其他詞語表達這個意思,看看能不能這么準確。”
“肯定不能,因為欠抽兩個字足以讓人爆發出足夠的想象力,羨慕、嫉妒、自嘆不如、憤怒等等情緒都能囊括。”
“小顰不簡單,分析得頭頭是道啊!怪不得是年級第一名的長期霸占著!佩服、佩服。”
“我比你差多了!”小顰還蠻謙虛。
“錯,你其實比我強太多,我能夠預見你以后肯定能夠考得上清華、北大。”
“我想考復旦,我喜歡滬城。”
“也行啊!”
“小顰別打岔,我還要問問你哥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