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給地同意轉戶口足夠了,其他事用不著咱們操心,有‘全力企業’托底,還怕沒工作崗位?”
“也是,單位效益好底氣就是不一樣。我們也輕松多了。”
“那待會兒黃瀚來問這兩件事,咱們就算批準了。”
“嗯!都是好事,算得上幫助我們開展工作了,我還準備留他在食堂吃頓飯!”
“他做了這么大的好事,你就請他吃食堂?”
“他家是開飯店發展起來的,哪里在意吃什么?我們留他吃飯僅僅是表明態度,他聰明著呢,不會計較的!”
“嗯!你說得對,吃飯不重要,關鍵是跟誰一起,在什么地方。”
“我們這種態度,應該算得上禮賢下士了,哈哈……”
秦昆侖并不清楚宋解放對黃瀚的態度,這樣做其實是突出三水縣第一智囊的重要性。
他哪里想到宋解放之所以調來三水縣任職,很大原因就是這里有黃瀚。
宋解放打開筆記本,道:“我們縣發展形勢喜人,已經有至少五家港資、臺資企業看上了我們正在規劃中的經濟開發區,我認為“三通一平”的進行還得提速。”
“我們縣建筑公司有蘇聯產的挖掘機和推土機,‘三通一平’的進度不慢了。”
“資本家都講究‘時間就是金錢’,我也認可,能夠把投資周期壓縮三個月,僅僅節約的銀行利息就是不少錢。”
“嗯!有道理,應該命令建工局繼續加大投入,最起碼把這個月到貨的機械全部用上。唉!人無遠慮必有近憂,這時才體現出我們縣擁有不少大機械的好處!”
“我有所耳聞,就是黃瀚竭力要求從蘇聯串換大機械,他當時強調多多益善!”
“不僅僅是換大機械,一開始就是他提議我牽頭跑去東北邊境的!”
宋解放不失時機豎起大拇指,道:“你真不簡單!怪不得我們縣的條件這么好。”
開辟中蘇邊境易貨貿易是秦昆侖最亮眼的政績,見宋解放夸贊,心里蠻受用,謙虛道:
“好漢不提當年勇,我們倆搭班子,爭取讓三水縣的經濟總量三年翻一番!”
“三年翻一番有些難度,但是四年翻一番應該不成問題!”
“有難度也得爭取,經濟開發區就是新的增長點,一定要加快三通一平的進度。”
“我下午親自去工地開個現場會。”
“對了,提起經濟開發區我倒是想起來一件事,縣里需要花錢的地方多著呢,開發區的路用得著那么寬,用得著配套綠化帶?”
“這些都是黃瀚的提議,他說開發區就是工業園區,要有花園式工廠的新觀念,我認為他的提議很好!”
“我不是說不好!這不是受限于資金么!”
“要不待會兒你好好跟黃瀚談談這件事?”
“是要談談,防止忘記了,我要寫下來。我這里有三四個項目,各有利弊,都上馬不可能,只能四選一,待會兒也得請黃瀚幫我做做選擇題!”
“是不是引進收錄機生產線、引進設備擴張化肥廠的事兒?”
“還有兩個選擇,分別是引進彩電生產線、投資生產鉛酸蓄電池。”
三水縣有了經濟實力,牛逼不同凡響,洽談中的幾個居然都是大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