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初,三水縣人民群眾談論得最多的不是七八家合資公司相繼掛牌,而是六個公共廁所。
升斗小民都是如此,國家大事不甚了了,縣里的決策很少關心,但是身邊出現了新玩意兒,肯定會津津樂道。
六個沖水廁所都在城區繁華地段,都沒有花財政資金,都很漂亮。
然后只要來看過、用過的群眾都知道這樣的新廁所都是“全力企業”和“華美風”捐建的,一個造價一萬多塊錢呢。
設計人當然是黃瀚和三水縣建筑設計院一把手羅鵬飛,準確的說是黃瀚畫了草圖說明意圖和用途,羅鵬飛親手設計。
每一個廁所占地五十個平方,上下兩層,樓下是男女廁所,樓上是管理者的工具間和辦公室、值班室,休息室。
后世繁華地段的房子該有多貴地球人都知道,以三水縣的發展趨勢是奔著成為地級市去的。
黃瀚有信心做到,他認為保守估計到了二零二零年,三水城區常住人口肯定超過一百萬,說不定能夠達到一百五十萬、二百萬。
廁所樓上能夠提供住宿,能夠有辦公室,弄不好管理者會搶著上崗。
都用不著等到三十幾年后,現在的三水縣好像還不是環境衛生管理所,管理廁所和倒馬桶的屬于“清潔管理所”,三水縣老百姓習慣性稱為“清管所”。
“清管所”拿著黃瀚起草的廁所管理標準,要求幾百清潔工競爭管理這六個沖水廁所時,被追捧了,人人都報名參加角逐……
大家搶著干的工作崗位最好管理,六個沖水廁所投入使用后,衛生狀況成為了全縣廁所的標桿。
“全力企業”、“華美風”收獲好評如潮,因為廁所門口醒目位置的墻面上寫著捐建企業的名稱和企業簡介。
做好事真心不吃虧,廣告效應、社會效益、政治資本大豐收,不少企業有了積極性。
接下來推行旱廁改造容易多了,不少單位高調宣布,愿意為家鄉父老做貢獻,捐資修建新式廁所。
這個時代跟后世截然不同,阿貓阿狗都敢罰款。
沖水廁所不收費,有專人管理。
如廁的群眾必須自覺遵守規章制度。
不文明、亂丟垃圾的被管理者抓住肯定重罰,敢不老實直接扣下,讓單位或者家長交罰款領回去教育。
有時候無需顧忌“人權”的管理反而簡單有效。
人民群眾還就習慣了新廁所的新規矩,都自覺遵守規定,一不小心拉外面了,都自己動手打水來沖一沖。
太多群眾寧可多跑一二里也要來沖水廁所如廁,還紛紛調侃,習慣了這里,在旱廁里都拉不出粑粑了。
相信到了年底,三水縣城區會徹底告別旱廁,衛生條件肯定陡然拔高一個檔次,比滬城、省城、杭城還要好。
這真的不是吹牛,首都、滬城的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還有太多旱廁呢!
首都的老城區,居民們一大早排隊上廁所、倒痰盂、馬桶也是一景啊!
新穎的沖水廁所三水縣人民群眾才街談巷議了半個多月,話題轉換了,大家又開始議論起西大街的七十二個廣告燈箱。
每一個燈箱都是手工制作,畫面都是創意,一個個都可以稱為藝術品。
不僅僅老百姓喜聞樂見,領導們也紛紛上街欣賞,很快市里、省里就有領導帶著干部來取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