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花一臺進口二十一英寸彩電的錢買了“家園集團”的原始股,以后保不準能坐享其成一輩子。
這是虛言嗎?以萬科舉例說明,八七年的原始股到了二零一七年,有沒有一千倍?
這意味著什么?投入三千塊捏在手里三十年,三千塊變三百萬。
妮瑪!這個玩法誰還能安心做實業?
其實絕大多數人看到的都是成功者,豈不知成功的道路上橫尸遍地。
比如說格力空調,大家津津樂道,可知這幾十年多少做空調的工廠倒閉或者轉行了?
成百上千或許夸張了,幾十上百絕對說少了。
黃瀚是先知,不可能讓自己和自己鼓動的投資死在半道上。
他高調揚言入股“家園集團”包賺不賠,承諾保證入股的每一位老師的本金安全,承諾回報率小于銀行利息,差多少補多少。
這事兒干得肯定漂亮,用萬家生佛來形容都不為過。
實驗中學和實驗小學的老師們還就真的積極行動起來了。
他們不僅僅把自家的錢湊出來,還有不少人去找親朋好友借錢了。
可以肯定,多年以后,這些老師們想起今天之時,多多少少會有些感激之情。
有縣里常委的表決,效率很高,三水縣人民印刷廠只不過花了兩天就把“家園集團”的股票印出來了。
他們沒有這方面的經驗不要緊,黃瀚家有“天橋百貨”、“飛樂音響”等等公開發行的股票,依葫蘆畫瓢就行。
反正股票此時等同于一張收據,上面蓋有“家園集團”的公章、有三水縣工商銀行的收款章和三個經手人的私章。
為了方便買賣,“家園集團”的紙面股票都是一百股,一股是一塊錢人民幣,這股票面值今年相當于是一張即將流通的百元大鈔。
相信三年后不低于二百塊,十年、三十年后呢?不知道,反正不可能便宜。
股票不記名,分紅時只認票證不認人,只需背書蓋章即可。
黃瀚相信這種分紅方法至多維持五年,九二年偉人南巡講話后。
“家園集團”肯定率先完成正經八百的股份制改革,是不是成為上市公司都說不好,這得看這幾年怎么發展。
這么大的事兒,三水縣當然傳得沸沸揚揚,太多人家在談論這個新鮮事。
馬縣長被內定為“家園集團”的董事長,臺商孔老板找去了縣政府,指名道姓要見他。
那是孔老板從錢國棟口中得知黃瀚提議成立“家園房地產開發股份制有限公司”,相當感興趣,也想投一點點錢跟著玩玩。
他得知黃道舟投了八十萬后,決定也投這么多錢。
因此來縣里找馬縣長問問,他這個沒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戶口的臺灣人可不可以參股。
可不可以呢?太可以了,馬縣長樂得見牙不見眼。
他本來做事就認真,借款五萬塊入股后更加盡心盡力,他其實不止是入股五萬,把家里的三千塊錢也投入了。
股份制有限公司的投資人有了臺商再好不過,“家園集團”完全可以批合資公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