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曉蓉跟黃瀚的心態差不多,搞音樂完全是個人愛好。
弄個樂隊是為了證明自己,也是玩玩票圖個樂子。
自從獲獎后就有太多商業演出,沈曉蓉并不熱衷,但是有錢賺,不賺是傻子。
演出合同可以簽,但是太遠的地方,沈曉蓉就不跟著,全部交給沈曉鋒。
她是老板是創作人是樂手不是主唱,演出時有沒有她觀眾們倒是不太在意。
美國修學分的制度有利于沈曉蓉這種來自中國的學霸。
跟黃馨的高中讀得廢寢忘食苦逼得一塌糊涂連洗頭時間都得算著相比,沈曉蓉的高中讀得太輕松,簡直跟玩兒似的!
因此她有大把時間用來搞樂隊,有時間去研究股市行情。
“激情三水晚會”已經是三水縣的一塊金字招牌,把文藝搭臺經濟唱戲發揮到了極致。
也因為三水縣的成功惹得太多縣市紛紛效仿,只不過絕大多數是東施效顰。
為啥?先天條件不足唄!
這年頭縣城的財政多緊張?能有多少錢錢請走穴的“歌星”辦大型文娛節目?
請幾個小蝦米有號召力嗎?
內地縣城的交通多么不方面?住宿條件多么差?衛生狀況有多糟糕?治安能有保障嗎?
如果達不到以上條件,硬上文娛節目,把客商請來了如同自爆家丑,花的錢都會打水漂。
然先知黃瀚知道治安的重要性,如今的三水縣已經做到只要上了三水縣的長途客車,安全就有了保障。
樹正氣其實不難!
從八二年開始,三水縣就主動出擊,從重從嚴打擊刑事犯罪,這些年從來沒有松懈過。
雖然三水縣的警力拿原本軌跡相比較加倍了,但治安良好并不完全是民警、聯防隊員多的緣故。
而是因為三水縣樹正氣、立新風重獎見義勇為行為,處罰不作為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沈建華當三水縣一把手時就親自表彰過在長途客車上因為抓小偷,演變成和小偷團伙搏斗的七個素不相識的三水縣青壯年。
事情的起因是一個年輕人發現小偷作案,立刻高喊:“抓小偷!”上前扭打。
然后小偷的三個團伙拉扯、謾罵、威脅、毆打,駕駛員大喝一聲:“三水縣的爺們兒,打死這幫兔崽子!”
最后四個小偷被打得連他媽都不認識,接下來蘇州警方順藤摸瓜打掉了一個長期在滬城開蘇南高官途客車上作案的盜竊團伙,抓了幾十個。
長途客車上二三十個三水縣群眾搖旗吶喊,出手的是包括駕駛員在內的七個青壯年漢子。
三個見義勇為的農民工得到了轉“非農”戶口的獎勵,另外四個是城市人是三水縣的正式工,他們喜獲級別工資加兩級的重獎。
為了弘揚正氣,三水縣的公共汽車上都有宣傳標語,“抓賊,抓流氓是每一個三水縣青壯年應盡的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