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還就真的讓張春梅猜對了。
黃瀚是個過來人,當然知道社會主義工人階級天然具備心理優越性,國營大單位“倒驢不倒架”。
如“東方紅布廠”、“勝利紡紗廠”這種有一兩千工人依舊在盈利中的國營工廠,他們的中上層干部更是如此。
一部分有真才實學的干部必須使用,收心迫在眉睫。
端正思想很重要,首先得開拓他們的視野,讓他們親眼瞧見跟國外的差距,避免夜郎自大成為井底之蛙。
知根知底的張春梅媽媽肯定是要重用的,故而黃瀚準備第一個跟她交流思想。
張媽媽沒有耽誤時間,吃完午飯后和張春梅一起來了黃瀚家。
張春梅沒進來,直接去了學校。
黃瀚跟張霞熟悉得很,用不著客套,一見面就告訴她,沒幾天會安排她帶隊去日本參觀、學習一個星期。
“什么?出國?還是去日本?”張霞想了太多可能性,根本沒想到會是出口考察這種好事情,疑惑道。
黃瀚肯定道:“對!為了拓寬‘中港實業’中、上層管理者的視野,我決定先組織三十干部去日本學習,以后每年都會有這樣的安排!”
“這,這得花多少錢啊?”
“學費必須交,唯有讓公司的管理者認識到跟先進國家的差距,才能把‘中港實業’辦成世界一流的企業!
你出了校門就進了‘東方紅布廠’,肯定對廠里的領導班子熟悉。
我信任你,由你推薦九個‘東方紅布廠’的干部一起去日本參觀、學習,這九人我都會予以重用的。”
“我來推薦?”
“怎么?有困難嗎?”
“這責任太大了!”
“哈哈,這就跟封建王朝保舉官員一樣,官員犯事了殺頭,保舉他的官員連坐。
當然,我們公司沒有這么恐怖,但是如果你識人不明,充分說明你的眼界有限,肯定會被降職。
發生重大失誤,足以證明你的能力太差,被開除也是有可能的。你怕擔責任嗎?”
這些話有點不好聽,其實帶了點激將的意思,黃瀚是故意為之。
張霞在“東方紅布廠”曾經是兩千人之上一人之下,傲骨肯定有,頓時被刺激到了。
她沒有立刻舉薦人,道:“給我一天時間,明天這個時候我給你名單!”
黃瀚約來談心的都是原七家廠子的干部,這些人無一例外是黃瀚了解過的,他們或是風評好、或是技術好。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用姜胖子的描述就是“壞木頭滾到一堆”。
做大事者只要舉一反三即可,黃瀚讓這些干部分別舉薦兩三個干部或者職工,也明確告訴他們,一榮俱榮一損俱損,讓他們慎重對待。
想來他們都能夠較好的完成這個能替他們漲面子的任務。
之所以讓張霞舉薦九個人,一是因為“東方紅布廠”是七家廠子中最大、效益最好的。
二是因為黃瀚了解她,愿意扶她上馬再送一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