況且物流僅僅是萌芽階段,還沒到大發展期,以后的發展潛力太大了。
“聯運集團”領先一步,而且是布局江浙滬,城市之間采取大卡車點對點快捷運輸后分流,一一送貨上門的模式。
這極大方便了在這些大中型城市做生意的個體戶和經銷單位。
“聯運集團”生意越做越好,名氣越來越大,保不準以后會成為物流行業的杠把子。
人是社會動物,圈子太重要了,不知不覺中,黃瀚身邊就形成了圈子。
一榮俱榮果不其然。
學習小組的同學相處幾年不僅僅有同窗之誼,已經發展到跟家里的兄弟姐妹差不多,有了親情。
“華美風”、“全力企業”、“惠農集團”、“快哉風集團”等等,反正有不少代工產品需要協作單位。
張倩、劉曉麗、王麗她們都是本地人,父母的工作單位都在三水市,怎么可能不沾黃瀚的光?
她們的父母能夠為單位拉來業務當然會獲得提拔。
黃瀚的同班同學超過六十人,父母絕大多數四十歲左右。
這個年紀的人,除非根本扶不上墻的,其余的都屬于給點陽光就能燦爛。
只不過這個世界上總會有陽光照不到的地方。
然有了黃瀚,必然近水樓臺先得月。
同學們的父母只要不傻、不蠢、不是文盲,肯定容易出頭,當上單位主要領導的不知凡幾。
這還真的用不著黃瀚刻意幫著走后門。
改革開放好幾年了,人人都有了思想,都開始動腦筋,再也不是琢磨怎么人斗人,而是開始琢磨事。
兒女跟黃瀚是同班同學成為了不少家長最重要的資源,他們之間還因為這層關系成為了互通有無的關系戶。
比如說找成勝利辦事,說出兒女是某某某,跟黃瀚、成文閣是同學,只要不太為難,成勝利能不辦?
再比如說跟熱心腸的錢國棟談起兒子是錢愛國的同窗好友,經常一起練武,想煩錢市長給他的領導說幾句好話,錢國棟肯定一口答應。
連王慧玲爸爸都得以調離揚劇團調進工人文化宮當上了副主任,主要工作是教退休職工興趣班的幾十個退休干部拉二胡。
王慧玲的媽媽也被提拔了,現在用不著修表了,當上了鐘表修理服務社辦公室主任,副經理。
服務社在西大街改造時獲得了拆一還一的門面房。
如今不僅僅維修鐘表,還開起來一家鐘表專賣店。
他們不缺貨源,因為有商業局、工業局、交通局和市里的領導關照,專賣店總能進到緊俏商品,效益不錯。
這也不是黃瀚幫的忙,而是錢愛國找他愛管閑事的爸爸幫忙。
理由很簡單,黃瀚另眼相看王慧玲,他錢愛國也喜歡性子柔柔的王慧玲,愿意幫幫她的父母。
劉小明顯擺完,學習小組的你我他都面面相覷,是啊,我們高二一班想找出父母都是工人或者農民的還就真困難。
蕭薔樂了,道:“你爸爸不識字,現在不也是當上了招待所副所長,你也算得上是個衙內!”
“唉!我爸爸就是吃虧在不識字上了,要不然以我跟黃瀚的交情,我爸爸肯定能弄個局長當!”
這種話千萬不能傳,影響太壞,黃瀚趕緊阻止道:
“小明,不許瞎說,你都十九了,眼看著就要滿十八周歲是個成年人,要為自己的言行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