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也希望黃道舟一心一意做大“全力企業”,故而在黃道舟面前絕口不提跟“全力企業”無關的任何事情。
“華美風”的合資就是為了辦事方便,為了減少管理部門干預經營,為了得到稅收優惠,也是因為合資方約等于是黃瀚。
否則,當年張芳芬決然不可能讓效益良好,發展勢頭強勁的“新風服裝箱包廠”讓別人摻和。
幾年過去了,張芳芬認識又不同,她現在已經感覺到了“外來的和尚會念經”帶來的便利。
認為再做起一個品牌,而且包裝成來自法國的牌子,簡直是天才構想。
秦淑潔在滬城辦完買店面房的事,立馬飛香港,她要乘著香港遭遇股災,房價暴跌的這段時間買、買、買!
滬城運營“夢多嬌”的具體工作當然是秀兒和梅雨彤等等高管牽頭負責。
張芳芬也很關心“夢多嬌”滬城總部的運作,認識到搶占市場的重要性,因此隔三差五來滬城。
她公私兩不誤,來了上海后都是和黃馨一起住在離虹口公園不遠的小洋樓里。
黃瀚說以后“華美風”、“全力企業”、“中港實業”的總部都得在滬城落地生根,張芳芬認可。
她管理的“華美風”一直在招募大學生,然名校畢業的大學生真的少之甚少,原因很簡單,縱然三水市發展得不錯,也沒有大上海具備吸引力。
總部在滬城,肯定有利于吸引人才,當然有利于今后的發展。
況且還有兒女們呢!為了他們的前途,立足大上海也必須有!
“夢多嬌”總部在滬城,工廠當然入住三水市經濟開發區。
但是不可能每一件服裝都自己生產,一大半交給“華美風”代工。
為了擴大生產規模,“華美風”也有不少代工企業。
“中港實業”的面料生產正常化后,必須增加一些代工企業,采取來料加工的運營模式。
“華美風”搬遷到地方更大的“東方紅布廠”還要來一次大招工,挑出有三年以上縫紉經驗,技術扎實的女工專業生產“夢多嬌”系列。
“風牌”采取專賣店模式自銷取得了成功,張芳芬有信心用同樣的模式做大“夢多嬌”。
她不僅僅關心滬城的部署,其他大城市一樣的上心。
開設“風牌”專賣店時并沒有要求必須是所在城市的最繁華地段,也沒要求店面房進行高檔裝修。
但是開設“夢多嬌”專賣店一開始就是高要求,買下最好地段而且是盡可能選朝南的門面房,營業面積不低于三百平方米,必須是指一樓臨街營業面積。
裝修參照“金陵飯店”的標準,地面再也不是“水磨石”必須選用大理石,“全力”牌立式空調至少裝五臺,要確保冬暖夏涼。
不算上布局滬城的投入,在其他城市買房子、裝修一百家“夢多嬌”專賣店,預計需要九千萬到一個億人民幣。
這些錢都用不著貸款,黃瀚家就能拿得出。
有風險嗎?笑話。
此時買門面房也就是北上廣深貴一些,其他城市少有超過三千塊一個平方,平均價算下來兩千塊錢左右一個平方。
大部分城市黃金商業區的門面房,即便到了線下零售業被線上電商逼得難以為繼時,也基本上是有價無市。
哪怕“夢多嬌”專賣店開一二十年一分錢賺不著,僅僅是房價上漲帶來的紅利也至少有十幾倍。
張芳芬這些年經手了太多門面房交易,眼睜睜看著房子越買越貴,她當然支持黃瀚買房子布局“夢多嬌”專賣店,根本不介意要花一個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