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首長出面協調相關部門,其余省領導都予以方便。
因為人心都是肉長的,黃道舟以請省領導親自檢查質量的名義,前前后后給省里安裝了一百多臺空調,沒要一分錢。
“全力企業”為了更好地開展工作,要在省城設銷售分公司,省領導們哪能不支持?
因此省城的這棟樓房很劃算,連買破舊平房的錢算上簡易裝修的費用,總共花了不到二百萬。
省城分公司經理是劉益中,副經理是親自帶隊安裝、維修的三小黃憲章。
三小是“全力企業”最早接受培訓的安裝工,他還曾經參與生產水空調。
即便三小笨笨的,經過四年磨礪,技術絕對過硬,兩年前就開始帶徒弟,現在他的徒弟已經超過一百人。
其實空調的安裝、維修技術不值一提,“但手熟爾”足夠了。
現實生活中,有太多學習成績特別差的學習技術反而快得很,沒幾年就成為單位上優秀技工。
三小就屬于這個類型的,他不愛讀書,愛鼓搗機器設備。
劉益中是原燃料公司劉經理家大小,高中畢業生,已經在“全力企業”干了足四年。
劉益中和陶俊一樣,都是從學駕駛、學修車開始,然后由黃道舟言傳身教跑營銷。
省委使用的空調都是“全力”牌,黃憲章、劉益中當然隔三差五上門服務,而且是專門挑大領導的辦公室服務。
其實空調不壞根本沒啥好服務的,黃憲章和劉益中僅僅是親自動手拆洗空調的防塵往,然后把空調擦得干干凈凈罷了。
然就是這些微不足道的細節,讓省領導覺得“全力企業”的服務簡直是體貼入微。
省委用了一百多臺“全力”空調,老首長的秘書當然能夠立刻問到“全力企業”省城辦事處的電話號碼。
秘書認識劉益中這個經常來省委維護空調的小伙子,知道他負責省城的銷售。
電話打通時秘書還跟劉益中聊了幾句,問了問最近這段時間省城市場的回款速度。
“好!基本上是現錢現貨!”這是劉益中的原話,一點點都沒吹牛皮。
生產空調、銷售空調,如果二季度回款速度都不行,這企業也只剩下等著倒閉的命了。
為什么?說明牌子賣砸了,無人問津。
“全力企業”取代了歷史上的春蘭勝過春蘭,早在八七年就打響了牌子,而且獲得了好口碑。
現錢現貨那是四月份,進入五月份、六月份必然會變成付錢排隊等貨。
言出如山是黃道舟的性格,他跑來省里聯系壓縮機時根本沒有談把八千萬短期貸款額度轉為長期。
這也是因為旺季到了,貨款回籠及時、庫存急劇下降,“全力企業”賬面上的流動資金高達一億五千萬。
如果按部就班,按照一年遞增百分之三十的產值發展,過了今年,“全力企業”根本不差錢。
為什么?
跟生產閥門只有百分之十左右的毛利潤,生產三聯水龍頭、液壓元件等等只有百分之十五的毛利潤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