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里有事,我也不想喝了,諸位,我和老秦先走一步,你們別急著走,難得休息,好好喝慢慢聊,喝完了去前面洗把澡。”
錢國棟道:“你們倆回去了可以換值班的老陳來呀!”
“對對,我倆回去換陳義華來,但是你們要當心,以他的酒量,肯定能把你們全部干趴下。”
“我們都已經喝了不少,哪有可能跟他那個“酒井大臣”拼?”
成勝利最近比較忙,見一二把手走了也起身跟大家打招呼,準備去中干河工地上看看。
因為三水市的河流到了枯水期,以前是經濟能力所限,水利設施投入不足。
今年三水市的財政收入跟去年相比足多了五成,成勝利打了報告,闡明了不少水利設施年久失修,不少河流淤塞嚴重,要求發動挑河工程。
成勝利分管交通局、水利局等等,他以前根本沒在水利局花精力,一直都是把精力用在交通局的發展上。
暑假時,黃瀚特意跟成勝利談心,讓他改變做法,告訴他,把水利局管好了,會獲得意想不到的政績。
多爭取一些資金為家鄉修水利,妥妥的是個萬家生佛的好事,成勝利無所謂是不是有政績,覺得這個工作有意義,特別積極。
成勝利的人品好,比秦昆侖、錢國棟還要好,黃瀚喜歡他這樣的人,特想讓他仕途一路順風。
他這個副市長目前在三水市的排名墊底,黃瀚哪能袖手旁觀。
因此讓成勝利主抓水利建設,連續做三年,三水市的隱患肯定能夠排除,排水量一百噸的內河船舶的通航里程至少增加五十公里。
九一年華東水災,三水市也是災區,但是災情不很嚴重。
那時的黃瀚二十一歲,劉小明二十二歲,倆人都參加了抗洪搶險。
其實他倆運氣好,負責守衛的大堤沒遭遇險情,三水市被淹掉的地方也不太多,損失拿其他縣市相比好多了。
八八年底**年春,三水市興修水利大干快上一百天,針對發生過險情的水利設施進行維修、疏浚、建設。
接下來兩年繼續做,總共干三百天,九一年發大水時,原本算有驚無險的三水市肯定波瀾不驚。
大修水利能夠讓三水市成千上萬的群眾財產不蒙受損失,保住即將收獲的萬頃良田。
當九一年華東水災發生時,整個華東地區簡直是焦頭爛額,災情究竟有多嚴重?真的說不好。
但是有一條可以肯定,整個華東地區已經十幾年沒有發起大的修繕水利設施運動。
那是因為自從農村搞了“大包干”,六七十年代會戰式的大修水利模式從此絕跡。
這就帶來了新問題,太多地方的水利設施年久失修。
這不是黃瀚臆斷,而是東水災后,專家總結出的經驗教訓。
三水市是個另類,早在八八年年底就主動排查發現水利設施的隱患。
有先見之明分管水利的市長成勝利不僅僅善于發現問題,還積極主動解決問題,而且一干就是三年。
在華東絕大多數地區遭遇水災損失慘重的情況下,三水市工農業不受影響,三水市的領導班子將要獲得多少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