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著,陸玥從包里拿出幾十頁紙,內容都是手寫的,字很工整,由此可見他真的認真準備了。
黃瀚接過來看了看,構思沒有大毛病,也沒有出彩之處,應該是中規中矩。
“我認為別照本宣科最妥當,要說服邱老師夫妻倆按照你的劇本來不太現實。”
“我知道這部紀錄片最大的難點就是這個,如果不是因為這個,這露臉的好事也輪不上我。”
看來陸玥有自知之明,姿態放得很低。
他今年三十歲了,高中畢業后在現在的廣播電視臺,以前的廣播電臺工作了十一年,干得最久的活兒就是播音。
現在的工作當然是參與電視節目制作,絕大多數是《三水新聞》、《三水新風》節目組。
這種節目肯定屬于歌功頌德的范疇,基本上是秦昆侖去哪里,干了什么有意義的事。
宋解放下到哪個鄉鎮指導工作。哪里涌現出好人好事等等,除了體制內的,群眾基本上不看。
黃瀚指點他道:“你可以采取隨拍,多拍生活鏡頭的方式方法,拍十幾個小時的畫面。
最后剪輯出一部四十五分鐘的紀錄片應該不成問題。”
“啊?這得花多長時間?花多少經費?臺里領導哪有可能同意?這是市領導布置的任務,我們已經盡可能快的完成。”陸玥驚訝道。
“經費不成問題,這部紀錄片由‘全力企業’全資贊助拍攝。
時間跨度一定要長,最好能夠展現我們三水市春夏秋冬的美景。
畫面上要盡可能展示三水市北大街文化街區,展示十里老街上的馬頭墻、小青瓦、小橋流水人家。
展示大觀園、師恩橋、南大街風光帶,更要拍出二十里水路繞老城的美景。
我會打電話跟許慕光書記說一聲,慢工出細活,讓他靜候佳音,別急于求成。”
陸玥當然知道黃瀚能夠跟市領導說得上話,對時間安排沒有異議,他也認為有足夠的時間,肯定能夠拍得到不少讓人滿意的畫面。
他問道:“這不就變成了風光紀錄片了?我接受的任務是宣傳片啊!”
“拍邱老師和安先生走在古色古香的老街上,影響你講故事、宣傳正能量嗎?”
“不影響。”
一直在聽不插嘴的陸瑤實在忍不住了,她是個急性子,嘴上雖然不服氣黃瀚,其實心里早就佩服得五體投地。
她認為弄個幾十分鐘的紀錄片對于黃瀚來說就跟玩兒似的。
她道:“陸玥,你哪有這么多廢話,多拍唯美的鏡頭,拍十幾個小時。
剪輯時我們應該考上大學了,那時黃瀚有時間,你請他幫著完成這部紀錄片不就得了。”
陸玉琪家的小一輩都是直呼其名,那是陸玉琪說好了的,因為他家兄妹五個,小一輩十幾個。
一大家子在一起時陸瑤、陸斌喊哥哥,哪怕是喊大哥、二哥都不能確定是喊誰,干脆喊名字。
陸玥是個老實人,陸瑤這么說了,黃瀚又能夠幫攝制組拉來贊助,他還擔心什么?
黃瀚在三水市的地位眾所周知,電視臺的領導在他面前都跟下屬似的,只要說這么干是黃瀚的意思,肯定沒人反對。
他道:“那我全部聽黃瀚的。”
“這就對了,黃瀚拍的音樂電視和三水市宣傳片你又不是沒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