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瀚哭笑不得,因為他和張芳芬、黃顰、黃馨、黃進都擁有“光華電機股份有限公司”股份,加起來算,跟黃道舟擁有的“全力企業”股份相比只多不少。
以后要生產電動車,質量過硬的電機不可或缺,黃瀚對“光華電機股份有限公司”寄予厚望!
率先做大做強了電動車產業,形成集團,市場絕不亞于空調,也具備躋身世界五百強的潛力!
他強烈建議帶上“光華電機股份有限公司”的研發隊伍,防止專利發生扯皮現象,完全可以事先簽訂合同。
還好黃道舟不是個剛愎自用的,接受了黃瀚的建議。
“光華電機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長是錢國棟兼職,兼職董事的總經理級別只是個正科。
他們的第一客戶就是“全力企業”,總經理的級別比黃道舟低多了,怎么可能真較量?
很快就簽下了合作協議。
……
暑假已經過了一個多月,沈曉蓉沒有回來。
她去了日本親自操盤,她是學金融學國際貿易專業的,利用暑假時間進行實踐更加能夠學以致用。
八七年十月底開始,一部分從美國股市里撤出的資本,包括一部分盈利開始進入日本股市加四倍甚至于更多杠桿做多。
現在已經是**年,“瀚潔蓉創業投資有限公司”已經有了實力,有了專業團隊。
公司的總部當然在香港這個稅率相對低,地理位置十分優越,政策法規絕對有利于資本家的地方。
“瀚潔蓉創業投資有限公司”注冊資本八億港幣,是一家以國際貿易為基礎業務,集創業投資、證券投資為一體的國際公司。
旗下有美國、日本、歐洲分部。
截止**年六月底,公司在日本股市投資的股票總市值以美元計達到三十多億。
減去四倍至十倍不盡相同的杠桿額度,僅僅算隸屬于“瀚潔蓉創業投資有限公司”的股本,已經大于五個億美金。
賺了多少?
嘿嘿!加了杠桿真的好賺更好虧!
有黃瀚這個先知指明方向虧不了,完全能夠大膽做多,做短線失手的幾率低于百分之十,做長線失手的幾率為零。
接近兩年時間,投入的真正本金不超過一億兩千萬美金,如今浮盈四個多億。
股市里的股值只能算浮盈,不到賣出變現的那一刻都不能作為賺到了錢。
黃瀚聽沈曉蓉用約定的隱語大概介紹了股市收益后深有感觸。
做實體太吃虧,怪不得太多資本都在玩層出不窮的花樣。
一億兩千萬美金用來做實體,黃瀚無論如何也沒本事用兩年時間翻倍,而投入瘋狂的日本股市不足兩年,已經浮盈三倍多。
日本股市有多瘋狂?
已經瘋狂得讓沈曉蓉膽戰心驚不敢再玩了,這一次打電話的主要目的就是問問黃瀚,是不是應該見好就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