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軌跡的黃瀚是十六歲頂替黃道舟進入物資系統工作,干了整七年。
這段記憶深刻。
那是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物資系統風光無限的好時候,物資局的公司生意太好做。
鋼材、鋼板、有色金屬、化工原料等等價格一路上揚,只要能夠進得到貨,根本不愁賣。
但是到了九三年就不行了,鋼材包括絕大多數物資價格來了一次斷崖式下跌,物資系統簡直是哀鴻一片。
后來的物資系統就變成了每況愈下,最后樹倒猢猻散。
就是因為有明確的記憶,知道在九三年之前備足庫存,占用資金產生的銀行利息遠低于漲價幅度。
因此黃瀚一直都建議黃道舟盡可能多的使用貸款,第一選擇大量購買電解銅、電解鋁,其次就是買鍍鋅板等等。
“全力企業”這些年不但沒有因為原材料上漲造成損失,還因為漲價獲得了豐厚的利潤。
因此今年完全可以減少貸款,黃道舟不但沒有減少還增加了兩個多億,加上今年的盈利,原材料庫存將要超過五個億,完全能夠滿足十五個月的生產需要。
黃瀚感嘆道:“成為省屬大企業的好處真多!”
“是啊!不僅僅計劃內材料翻了倍,議價材料也是我們優先,計劃外材料我都不太愿意拿,基本上是讓給協作單位了。”
確實如此,“全力企業”訂貨量大,而且都是按照合同規定準時打款,是鋼廠、有色金屬材料廠的大客戶、信譽度最高的優質客戶。
議價材料當然優先供給。
再加上三水市物資局從蘇聯易貨貿易弄回來了大量電解銅、電解鋁、熱軋板、冷軋板、螺紋鋼等等。
“全力企業”還就犯不著大量拿計劃外價格的原材料。
但是這種情況馬上就會發生根本性改變。
因為計劃內材料越來越少了,兩三年后,很多鋼廠也會從不愁銷售演變成產品積壓。
黃瀚想起“全力企業”跟海軍工程學院合作研發的事兒,問道:
“馬上要開學了,馬講師恐怕要回學校吧?”
“馬老師確實準備回學校,但是不會影響我們研發的進度,他的助手和團隊里開始寫論文的幾個大學生都不走。”
“哦,你這段時間和人家處得好嗎?”
“我只要不出差每天都去研發中心轉轉,跟他交流思想,只要他愿意就請他和他的團隊以及蘇聯專家們吃飯。”
“你覺得你們倆現在的關系怎么樣?”
“好!很好!馬老師不僅僅水平高,協調能力更加高,有了他的團隊,我們的研發快了很多。我就奇了怪了,你是怎么知道馬老師的?”
喲!這個問題不好回答。
黃瀚只得開始滿嘴跑火車,他道:“用不著奇怪,那是我掐指一算,算出馬講師是個經天緯地的大才。”
黃道舟的答復很簡單,“呸!”
“哈哈哈……”小丫頭差一點笑倒。
“道舟,你別總是刨根問底。”已經習慣了兒子神奇之處的張芳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