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長就是內行,黃瀚講原理時他心中就有了思路,當場表態,只要一百萬到位,一個月內出成果,至多兩個月就能夠定型新產品。
學院沒有爭專利權的歸屬問題,說實話他們擁有的發明專利太多了,絕大多數沒有帶來一分錢效益。
復讀機僅僅是個簡單的科研項目,其實用項目來形容都有點夸大其詞,應該只能算是個小課題。
這個小課題的成果能夠賣一百萬簡直是賺大發了。
謝領導雖然是市領導,級別不比學院的領導高,又因為飛樂音響是股份制公司,按理說不好下達行政命令,只能協調。
他見黃瀚包攬了出資這個難題很高興,承諾誰投資誰受益是基本原則,指示飛樂音響的領導回去開董事會商議如何進行增股。
于是乎,正式上學的第一天,黃瀚同學就獲得了復旦大學領導們的口頭表揚。
接下來的日子里黃瀚在經濟學院上完課立刻去微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參與研發,提出不少建設性意見。
使得微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的領導一致要求黃瀚轉系來他們這兒,并且承諾確保黃瀚能夠讀到博士學位。
只不過黃瀚有自知之明,這里有不少真正的天才級的學霸,他這個假天才待久了必然露餡兒。
于是他婉拒了領導們的熱情,并且在虹口公園附近的“事竟成飯店”擺了三桌宴席給領導們賠不是。
然后學校領導們發現黃瀚真不簡單,因為不僅僅謝領導樂滋滋來參加宴席,沈書記居然也來了。
閑談中得知“全力企業”一直都是跟皖省、蘇南省甚至于湖北省的高校合作研發,復旦大學的領導很不高興。
幾杯“青花瓷”佳釀下肚后,校領導們紛紛開口。
他們一致要求黃瀚轉告黃道舟,復旦大學在電子、電器元件領域取得了不少成就,希望成為“全力企業”的合作單位。
這個完全可以有,黃瀚樂呵呵表態三天內黃道舟肯定會來洽談合作事宜。
出研發經費,提出改進要求,降低“全力空調”集成電路的成本或者提高品質都可以有。
兩家或者三家都在研發根本不要緊,優中選優甚至于可以博采眾長。
反正“全力企業”現在不差錢,多花點研發經費不算啥!
況且研發經費、基建投入、購置設備等等都能夠享受退稅優惠的,企業根本不吃虧。
人家搞研發都得一次次試錯,這得多花太多成本。
黃瀚雖然屬于一知半解,但是有先知這個大殺器,方向性的錯誤能夠及時指出來。
有他參與微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的研發肯定事半功倍。
黃瀚小學那會兒想方設法學音樂、英語練鋼琴,完全是為了打發時間等待長大。
現在終于成年,成為名牌大學的大學生。
他沒想過輟學,重來一回的機會太難得了,值得珍惜,他很享受這按部就班的成長過程。
可是四年呢!總得考慮如何讓四年大學時光過得有聲有色。
依舊是組織同學們唱唱跳跳太小兒科,沒有意義,跟著科學家們搞科研,或者組織科學家們開發新項目是個不錯的選擇。
凡事都得循序漸進,特別是面對知識分子時,更加要巧妙對待。
因為不少知識分子有臭脾氣,不肯為五斗米折腰的比比皆是。
要是一開始黃瀚就站出來牛逼哄哄的掏錢組織研發團隊,恐怕太多有真才實學的科學家會產生抵觸情緒。
先來個小項目熱熱身,讓微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研發的領導和教授們充分享受成果轉化成為經濟效益的喜悅。
接下來再談合作就約等于是自己人關起門來好說好商量嘍!
也是由于研發復讀機芯片時就有了明確方向,又有大量科研經費支撐。
再有黃瀚給團隊教授、博士生、研究生們預支了兩個月工資作為的獎金,因此團隊里所有人都積極主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