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接下來家里就會有大量現金流,因為“風牌專賣店”滿一千家后已經沒有了再擴張的必要,資金會越來越多。
張芳芬明確告訴黃瀚,既然投資光刻機項目有利于國家,那就不要省錢,以后一年投三五個億咱家也吃得消!
黃瀚知道媽媽的性格,從來沒擔心過她不理解為什么做光刻機這個虧本項目。
但是聽了媽媽的話后,黃瀚還是被媽媽的善良感動了。
人好奇怪,越是以前吃虧了的越是愛這個國家,反而是那些既得利益者背棄祖國。
難道是升米恩,斗米仇?總是那些付出沒得到回報的普通人民更加愛國!
黃瀚問道:“媽媽,你從小到大吃了那么多苦,你真的不怨恨那些不公平的政策?”
“恨,可是恨有用嗎?辦好企業吸收更多農村人來城里工作,才能夠從根本上解決農村問題。”
“了不起!這覺悟讓我佩服不已!看來你這些年學了很多理論知識啊!”
“呵呵……,理論結合實踐很重要。發展才是硬道理!唯有發展才能夠讓農村人不走我的老路。”
話雖如此,為了不讓媽媽有太大壓力,黃瀚還是明說了,投資光刻機項目需要循序漸進,一開始用不著三五個億。
三年、五年后或許需要這么多,真的到了需要動用這么大投資的時候,反而能夠說明這個項目接近成功,漸漸地能夠擁有競爭力。
保不準光刻機項目產生的經濟效益就能承擔一部分投資,年虧損額會大幅下降,不可能依舊是投資多少倒貼多少。
張芳芬的回答很簡單,錢財乃身外之物,生不帶來死不帶走,咱們家該怎么過日子還是怎么過日子,又不可能因為每年少賺幾個億影響生活。
這一刻黃瀚啥也不說了,給了媽媽一個熊抱。
專業的事情由諸多專業人才去做,黃瀚只需要提供資金留住人才即可,用不著過于干涉光刻機項目的研發。
他這段時間不僅僅要上課而且是上兩個科系的課程,還要關心光刻機團隊的組成,忙得不可開交。
又因為此時的上海電視臺根本不可能轉播蘇南省電視臺的節目,故而根本沒看《尋找明日之星》海選、初選。
然三月中下旬,陸玥又打電話來了,他的語氣中滿是喜悅。
因為《尋找明日之星》這檔節目火得無與倫比,已經有好幾個電視臺買下了播放權,蘇南省電視臺名利雙收。
“全力企業”被太多人民群眾記住了,廣告效應帶來的好處顯而易見,三月份就做到了銷售額倍增。
進入總決賽階段之時,華東六省一市恐怕有一半人家在收看《尋找明日之星》這檔娛樂節目。
成功人士絕大多數是人精,不少當紅歌星、電影明星意識到能夠在《尋找明日之星》節目中露臉能夠增加知名度,紛紛聯絡蘇南電視臺。
想要成為《尋找明日之星》節目的嘉賓?
沒問題啊!可是咱們沒有請明星的預算啊!
友情客串不要報酬?那感情好,歡迎歡迎!
決賽階段諸多明星紛紛加入,使得節目更加火爆,《劍出呂梁》電視劇還沒開機呢,就已經家喻戶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