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強建筑公司”當然要順勢而為,黃瀚早就安排黃進申辦主營房地產開發的“自強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這家公司由單位、個人共同出資,股本足一個億人民幣。
單位當然是“自強建筑公司”、“華美風”、“中港實業”、“瀚潔蓉投資公司”、“家園集團”、“三水城市銀行”這六家。
他們都出資一千萬人民幣,各占股百分之十。
張芳芬、黃馨、黃顰、黃瀚、黃進、黃宇都算出資五百萬,占股百分之五,錢都是張芳芬以他們的名義出。
“三水城市銀行”投資一千萬入股是黃瀚刻意為之。
用不著費口舌,跟宋解放、李俊等等幾個領導談了半個小時就定下了。
也是因為“三水城市銀行”這兩年存款貸款業務雙豐收,資本翻了四倍,手里有錢。
宋解放知道滬城迎來大開發,勢必會帶動整個滬城。
小小三水市的房地產開發都能搞得風生水起。
滬城這個國際大都市全面開放后可想而知。
他當然贊同給投資,而且要求“自強實業”的貸款優先來“三水城市銀行”辦理。
這年頭銀行兩頭難,先是愁存款上不去,接下來還得愁貸款放不出去。
電視劇《大江大河》有段情節,縣長要求小雷家必須立刻拿走縣銀行的五百萬貸款就是此時的真實寫照。
銀行手里的資金沒法放貸出去,一樣的要虧利息,特別是在存款三年期年利息高達百分之十左右的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
效益好的單位銀行上趕著送貸款,甚至于動用關系強行給,企業面臨困境需要貸款救命時,銀行反而不敢給。
這真的不能過多指責銀行,都是為了各自利益群體,無可厚非。
“三水城市銀行”有開了掛的黃瀚指定優質客戶工作開展得順水又順風,目前沒有發生一筆壞賬,效益特好。
但是面臨一個問題,由于采取了存款送禮品的方式方法,存款額越來越大,必須開發更多優質客戶。
宋解放、李俊等等信任黃瀚,認為有黃瀚親自參股的“自強實業”必然是大客戶、優質客戶。
所以他們提出要求,“自強實業”需要貸款時先來“三水城市銀行”辦理。
當下的國有銀行基本上不是主動成為股東,絕大多數情況下是被動的。
國家清理三角債之時,把不少壞賬從銀行剝離,那些單位原本是銀行的客戶,但是因為經營不善,貸款還不上了。
怎么辦?逼企業還貸款,企業立馬被逼死。
所以采取變通手段,欠款算股權,有些企業就是因為這樣搞了,所以度過難關起死回生。
“自強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是滬城的新公司,注定有光明“錢景”,做大做強命中注定。
但是要掌握一條,必須讓更多人、更多單位受益。
六家股份制公司參股,占比六成,算下來政府和政府部門占股比例接近百分之二十。
不是瞎掰,“家園集團”、“三水城市銀行”這兩家公司,政府和政府部門占股超過一半。
持有這兩家公司股份的三水市群眾有好幾千,以后他們的股份里約等于也有了“自強實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