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三水晚會”的門票都是收益,必須全部用于公益事業毋庸置疑。
費用開支怎么辦?難道讓幾百參演人員貼工貼本?
當然不能!
剛開始辦“激情三水晚會”時,黃瀚就本著讓老師、同學們利用暑假賺點辛苦錢的原則,不肯任何人無償奉獻。
如今跟“激情三水晚會”關聯的廣告價值已經被太多廠家、商家認識到。
已經發展到舞臺醒目位置的廣告位必須競價才能夠拿下。
今年“華美風”為了拿下廣告位,給了贊助費十八萬,這還不包括給所有的參演人員免費提供服裝。
這還是因為競價的幾家單位故意給“華美風”面子,沒有過度抬價的緣故。
演出連續三天,人氣特旺,還有可能上蘇南省晚間新聞,甚至于有可能上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
因此哪怕是一條橫幅廣告,也高達三千塊錢,演出現場總共五十條這樣的橫幅廣告,十五萬廣告費輕飄飄到手。
故而贊助費、廣告費的收入就足夠給參演人員發加班費、補助費、伙食費、勞務費等等。
現如今一個普通樂手參加排練兩三個月,全部收入加起來,能夠頂半年工資,主要演員、隊長的收入還得加倍甚至于加兩三倍。
因此所有的參演人員都熱情高漲。
九月底,上層的工作組又組織了明察暗訪模式的回頭看。
依舊是熟門熟路的范書記帶隊,中央電視臺跟蹤采訪必不可少。
六年了,范書記的行政級別也提高了一級,他這一次要更加細致地走訪三水市的企事業單位、個體戶、普通職工。
因為三水市被提名為升級地級市的候選,正在考察中。
也是因為國家樹立起的“敢為天下先”典型一定要做到經得起任何考驗。
三水市這幾年幾乎年年有省里、中央的領導干部帶隊考察、暗訪。
摸著石頭過河,意味著政策調控始終在進行中,摸索出適合中國發展的正確道路哪有可能立竿見影。
發展得特別好的三水市,當然要關注、研究,以便于全國推廣。
國家今年更加重視三水市,事出有因。
想當年各大報紙爭先恐后報道“國企承包第一人”,一時間“一包就靈”喧囂塵上。
“全力企業”之所以發展壯大了也是因為黃道舟趕上了這股風,很容易就承包了當時物資局下屬的集體企業“三水縣液壓元件廠”。
九零年,嘈雜聲退去,簡直是一地雞毛,當年各大報紙爭先恐后宣傳的“一包就靈”典型,那個造紙廠,眼看著又要黃了。
浙省海鹽的一家襯衫廠八十年代中期一時間風頭無兩,被樹立成的改革開放的先進典型。
全國各地去取經學習的干部多達幾萬。
然沒幾年這家廠子就因為資不抵債倒閉了。
類似的故事太多太多,大張旗鼓宣傳誰,誰死得快,簡直成為了這些年揮之不去的魔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