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乎,陸玥在元月五號帶著錄像帶從省城坐火車來了滬城。
已經是熟門熟路,他沒有帶任何人,直接住進虹口公園附近的“事竟成賓館”。
打電話約黃瀚幾個晚上來“事竟成飯店”小酌。
只可惜不巧,黃瀚晚上約了龐書利、牟雪茹等等七個學長一起吃晚飯,想談談“全心物業”和“事竟成超市”的籌備工作。
交流好書,關注vx公眾號.【書友大本營】。現在關注,可領現金紅包!
陸玥現在也是大忙人,手下人數不少,手頭上事情蠻多,他準備明天一大早就回南京。
得知黃瀚請的都是復旦大學的同學,立刻表態大家一起來,正好一起看他拍的紀錄片《吃在中國》,多提寶貴意見。
晚上,虹口公園附近的“事竟成飯店”包廂里十幾個人一邊聊一邊看《吃在中國三水特輯》。
陸玥發現請來黃瀚的學長們實在是做得太對了。
龐書利、牟雪茹等等都是復旦大學畢業生,見識、談吐都不俗,點評這部紀錄片恰到好處,陸玥在筆記本上記錄了好幾張紙。
復旦大學里紛紛在傳《劍出呂梁》是黃瀚的作品,很多人根本不相信。
龐書利、牟雪茹幾個也是將信將疑,今天見《劍出呂梁》的導演陸玥在黃瀚面前謙遜得如同一個小學生,都目瞪口呆。
因為陸玥憑借《劍出呂梁》這部口碑佳作,妥妥的納入知名大導演的行列。
大導演該是多么驕傲的存在?陸玥怎么就如此尊重黃瀚呢?
陸玥知情識趣,也是為了故意吹捧黃瀚,把黃瀚怎么指點他拍紀錄片《鄉情》,怎么指示他從改編劇本、選角開始籌拍《劍出呂梁》講得天花亂墜。
還特意離座雙手捧杯敬酒。
這態度更加把七個學長驚到了。
黃瀚看了半個小時《吃在中國》紀錄片后突發奇想。
他道:“陸玥,你手下的七個攝制小組奔赴全國各地,應該能夠發現不少特色菜,甚至于能夠發現家傳菜。”
如今的陸玥正是上升期,腦子特別好使,旋即明白了黃瀚的意思。
“對啊!我們發現了特色菜、家傳菜完全可以交給‘事竟成飯店’總部的大廚研究開發呀!”
黃瀚很滿意陸玥聞弦音知雅意,點頭道:“‘事竟成飯店’不白學人家的看家本領,可以付錢買。”
“這事兒容易,我明天就通知劇組。能夠上電視,一個個都上趕著,我們出面開口要詳細的配料和制作方法,肯定花不了多少錢。”
“事竟成飯店”有專業團隊開發新菜,每個季度都要推陳出新。
如果能夠通過《吃在中國》收羅全國的特色菜肴和小吃,肯定比自己埋頭研發更加有效率。
陸玥一心一意想著報答黃瀚,他肯定會盡心盡力辦這件事。
黃瀚沒有多說什么,和陸玥干了一杯后跟龐書利、牟雪茹幾個聊開了。
同學們在一起話題自然多,喝了幾杯酒后氣氛更加活躍,吼一聲、唱幾句,酸一段詩肯定少不了。
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初,詩歌散文大行其道,只要是大學生幾乎沒人不背幾首現代詩,幾篇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