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引源內部遺留著許多盤古文明時代的儀器設備,雖然大部分都隨著時間摧蝕出現不同程度的損毀,但仍有不少還是能被啟動使用的。
據天工云組那里獲得的信息,盤古文明在鼎盛時期文明級別就已經步入造神時代,或者說超神時代,其科技力量之高,遠非人們可以想象,要說他們沒有修復神體的科技華臻說什么都不會相信。
因此在對鶴熙表露身份后,他也在同一時間遠程傳訊那具搭載次生物內核的藍白機甲,命令它先一步返回巨引源,去新建造的基地內尋找曾經帶回的那些儀器中是否有修復神體的設備。
想法很不錯,可得到的結果實在讓人失望,那些儀器里雖然也有醫療設備,但想要通過它們修復神體卻無法實現。
無法在短時間內修復神體,那么接下來諸多計劃也都難以進行,特別還趕在巨型三角體被‘帶走’這節骨眼,形體戰爭的走向已經趨于未知!
就在華臻糾結是否求助鶴熙幫忙時,不想機甲守衛突然又說出了一件讓他振奮不已的消息:
巨引源內部那顆圍繞著超級恒星公轉的小行星,其本身就是一個大型天體工程,是整顆巨引源的核心,盤古文明對它的叫法被翻譯成神河語言后,叫做天晷系統。
‘天晷’本身便是太陽的意思,在這里也就指代恒星。
天晷系統則是通過吸收超級恒星的能量驅動巨引源,輔以盤古文明強勁暗質計算云,來改變其他星系團重力中心參數,將這些星系團拉入盤古后,從而組成了盤古文明總星系,直至其文明掌控范圍達到超級星系復合體級別。
除了華臻現在搭載的天工云組,天晷系統乃是盤古文明的第二大尖端科技成果,‘吸納星團’不過是它用途之一。幫助一些生命步入永恒的超級戰士修復受損神體一樣可以做到。
不得不說華臻的人品還是很不錯的,只是不錯歸不錯,想要修復神體還需要一個前提,那便是找到天晷系統主控終端所在的基地,因為只有在那里,神體的修復才能被進行。
忘了介紹,小行星也就是天晷系統,并非通過星球改造而成,所以組成這顆天體的自然不是什么土層巖石、地殼地幔之類的。
它本身和巨引源一樣,都是用一種特殊合金打造,內部結構的繁復程度超乎人們想象,至于說為什么會在這上面看到綠樹成蔭和肥沃的土地,其原因很簡單:
單純的星球、行星雖然已經無法捆綁像盤古這樣的超級文明,但也并不意味著他們在某一星球生活過程就會過度進行開采,以及不重視星球環境,相反文明級別越高他們對生態就越發的重視。
文明上下眾志成城發展科技的過程中,沒有誰會喜歡一直看著那些一成不變的鋼鐵構架,為了在科研過程放松心情,必然也會在單調乏味的建筑中點綴些綠樹花草之類。
后來因為觸碰到了某種禁忌,盤古文明被未知所毀滅,不知多少歲月過去,城市建筑被植物吞噬、掩埋,由此也便看不出它的原本樣貌了。
所以說在這樣的條件下要找到天晷系統主控終端所在基地的位置,無異于大海撈針。
超星系復合體星云已經不在,但華臻敢確認,天晷系統主控終端部分數據一定仍在運行,否則,巨引源早就因沒有蟲洞隱匿裝置的保護,暴露在宇宙諸多勢力眼中,還怎么可能成為自己的東西。
確定這一想法,華臻詢問藍白機甲是否知道基地掩埋地點,結果可想而知,機甲守衛被造出的初衷就是清除入侵者,除了這些其他的數據不會保存于它們的內部終端。
華臻不死心,又想到在天工云組里查找線索,查了一路十三遭,仍舊沒能得到想要的結果,原因是天工云組部分數據丟失。
無奈之下,他只能一道命令下去,讓普通的機甲守衛全部出動,掘地三尺,也要找出天晷系統主控基地的掩埋地點。
神體修復迫在眉睫不假,可是不到萬不得已,他真的不想去找鶴熙,因為那樣的話,凱莎一定會知道,屆時好不容易從她‘魔掌’逃出來的自己,肯定會被她提溜回去的。
......
原天宮三王子華臻還活著,并未在萬年前而隕落!
這個消息雖說達不到引起整個宇宙為之動蕩的地步,但對于某些文明而言無異于一顆重磅炸彈!!
已知宇宙東部戰區鎮守軍統帥,烈陽文明的太陽神帝鴻坤,此時的他正一臉陰沉的看著身前伏案上具現出的光能影像,一雙眸子似是要噴出火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