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遵旨!”李凡答應一聲,緩步走到前方。看了眼一眾御史言官,雙手抱拳對著所某人施禮。
然后抬頭目視遠處,幾乎看不到邊際的百姓,大聲說道:“各位大人!各位京師的父老鄉親們!
為什么說瑞雪兆豐年呢?
這是因為冬天降雪,來年春暖花開時,雪水會滋潤大地……,另外大雪覆蓋,還能凍死地下的蟲子……”
李凡的聲音被人層層傳遞,傳到圍觀百姓之中。不少善于農事的百姓紛紛點頭,春耕關系到一年的收成,有足夠的水分當然是最好的了。
至于凍死蟲子也沒有什么奇怪的,人都要凍死了,更不要說蟲子了。
“李凡!休要避重就輕,天寒地凍可是要出人命的!”吳中行打斷李凡說道。
李凡看了吳中行一眼,臉上帶著微笑說道:“這位大人莫急,馬上就說道天冷的問題了!
至于天氣過于寒冷嘛……!”
李凡說道這里停頓了下,揮手讓人拿過來一件東西。東西不大。就是個鐵皮筒子,只不過靠近鐵桶的上部,多出個細一些的圓筒,上面連接一節粗大的毛竹。
“請看!這就是大明皇家貿易公司出產的鐵皮爐子,燒的是制作精良的石炭,不僅可以用來取暖。還可以用來燒水做飯!
真是居家旅行……”李凡滔滔不絕的講述著,聽得一眾大臣滿臉的懵逼,圍觀百姓們竊竊私語。
明明是解釋啥叫瑞雪兆豐年,怎么就成了產品發布會了呢?
李凡可不管那些,舉著準備好的蜂窩煤說道:“大家看!這就是爐中燒的石炭,比薪柴要耐燒,價格……只有薪柴的一半!”
“哄!”
吵雜的聲音響起,百姓們哪里還會去看那些跪了一地的官員,哪里還會去關心什么下不下雪啊!
柴米油鹽醬醋茶,這才是老百姓最關心的問題。柴被放在了第一位,可見薪柴的重要性。
那年冬天京師不凍死幾個,有便宜的蜂窩煤,既能取暖,又能做飯,這才是百姓最關心的事情。
“石炭便宜,那個爐子貴不貴?”一個離得近一些的百姓大喊道。
李凡當即回答道:“百文左右,加上導氣、排煙,防止中碳毒的竹筒,應該不超過一百三十文!”
“那一個爐子能使用多久?”又一個百姓發問道。
“內層套上黃泥,別讓明火直接焚燒爐子,應該能用數年。精心使用,十年也毫無問題!”面對著百姓的提問,李凡侃侃而談,把一地的御史言官給忘了個干凈。
吳中行等人跪在冰冷的地上,一會就覺得雙腿不是自己的了。而李凡好像回答問題上癮,說起來沒完沒了。
怒火慢慢在他心中醞釀,終于在李凡想要回答問題時發飆了。
“李凡!陛下讓你解釋什么叫瑞雪兆豐年,你與這群賤民說些什么?可是在藐視我等?”
吳中行的怒吼嚇得周圍百姓們不敢吭聲,紛紛低頭不敢言語。
李凡嘴角露出一絲弧度,用不可思議的眼神看著吳中行,說道:“這位大人!你因何管百姓叫賤民,難道他們不是與你我平等的嗎?”
已經被氣瘋了的吳中行想也不想,就說道:“他們一出生就是賤民,怎可與我等士大夫相提并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