堯舜時期就有登聞鼓的前身——敢諫之鼓!到了漢朝就有了正式的登聞鼓,各級官府都設有登聞鼓供百姓擊鼓鳴冤報官之用。
但登聞鼓可不是那么好敲的,作為古代律法的最后一道屏障,使用它需要付出一定的代價。擊鼓鳴冤其實并非正常法律程序,審案的官員為了不讓某些人胡攪蠻纏,也警告某些人不能隨便濫用司法資源,不管有理無理,上堂之后先打二十殺威棒。
趙俊生剛剛敲完,從太守府內走出來一個官員喝問道:“是誰擊鼓鳴冤?”
趙俊生本著死道友不死貧道的原則,立馬退后把風三推到前面:“官爺,他叫風三,是他擊鼓鳴冤!”
風三的臉色變了,臉上的肌肉抽了抽,極為委屈扭頭看著身后的趙俊生,趙俊生向他眨了眨眼。
那官員深深打量一眼風三,喝道:“原告,進來吧,將軍快要到前堂了,準備升堂審案,你可要做好心理準備,這二十殺威棒打下來,身子骨弱的可能會一命呼吁!”
趙俊生叫道:“官爺放心,他身子骨強壯得很呢!”
風三一副怨婦的模樣心里嘀咕:“姑爺你站著說話不腰疼,你來挨這二十殺威棒試試看?”
一行人跟著那官員走進了太守府。
剛才的擊鼓鳴冤鬧出的巨大動靜驚動了太守府周圍的行人和居民,很多人都跑過來看熱鬧,很快把太守府前堂門口圍得水泄不通。
萬度歸走到案桌前坐下,一拍驚堂木喝道:“堂下何人,為何擊鼓鳴冤!”
風三撲通一聲跪下道:“草民風三乃是花家堡之仆人,今為我家公子花木蘭以及二十六名堡丁擊鼓申冤,還請將軍還我家公子一個公道!”
萬度歸大喝:“來人,先打二十殺威棒!”
趙俊生急忙走出來拱手躬身道:“將軍,棒下留情啊!這風三并非花木蘭的至親之人,卻能為了主人而挺身而出擊鼓鳴冤,明知這二十殺威棒打下來可能會一命嗚呼,卻義無反顧,請將軍念在他一片忠義之心從輕發落!”
門外圍觀的吃瓜群眾們聽了這話都不由紛紛點頭,稱贊風三的忠義。
自古以來,忠義都是被統治者們大力推崇的。萬度歸也是頗為感嘆,權衡一番之后說道:“好,風三,念你身為仆人卻能在主人深陷危難之際挺身而出,忠義之心可嘉,本將軍只打你十殺威棒!來人,打十殺威棒!”
幾個衙役撲上來把風三按在地上就打,十殺威棒打下來,直打得風三額頭上冷汗直流,臉色變成了青色。
打完之后,萬度歸喝道:“風三,花木蘭及花家堡家丁二十六人因向南朝商人田朗出售馬匹一千二百匹,違反朝廷禁令,當斬立決。本官已下令明日午時將他們押赴菜市口問斬,除非你能拿出新的證據,否則你這頓殺威棒是白挨了!”